【新唐人2013年11月12日讯】中共三中全会今天结束,由于是闭门会议,更发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解析。对于中共新政的改革策略,会议期间商定的如何?中共下一步将如何推进改革,以及推进怎样的改革,海外媒体给予了很多的解析。
名嘴解读三中全会
中共三中全会11月9日在北京开幕。虽然在会前中共高层竞相高谈改革,但眼下会期即将结束,改革的具体内容却迟迟未予披露。
“孙大泡老窝”说:据说,一个决定什么命运的会议召开了,在哪儿开,讨论什么,决定什么,中国人是不知道的,开会的鬼鬼祟祟,国人茫然不知所云,连特么拍马屁的都不知往哪儿拍,真是一个奇葩国家奇葩党!党啊!你,在哪里?
严真真言:有句网友语录,说:如果几百个小偷突然聚在一块开会,肯定是在交流犯罪经验;若是几百个常年说谎的家伙们聚在一起开会,那一定是在编造一个天大的谎言。在天安门和山西省府爆炸的硝烟中,在上海深圳两个股市的跳水比赛中,中共为期四天的十八届三中帮主黑会在北京秘密召开。
据传,由于不同利益山头的寨主们发生了激烈争吵,会议第一天开到深夜才结束,而官方喉舌媒体低调得几乎没有声音,就连自封收视满意度第一名的新闻联播在第一天也没有这次帮会的任何消息。雾天霾地,月黑风高。令人不安的是,这几百个人——其实其中大部分也只是陪衬——确切地说,是这其中的几十个人将拿出一张表面秀丽风光、底下却布满陷阱机关的过河地图,引诱或驱赶13亿中国人一块下河摸石头。
闭门会议 外媒热议
《看中国》报导说,虽然会前中共高层纷纷强调改革的决心,但迄今具体改革内容未出台,官媒也未透露出任何实质性细节。
会议召开首日当晚7点,新闻联播仅播报了一句话新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今天开幕。”但没有透露诸如会议画面等其它相关信息。
而周日及周一,党媒《人民日报》各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难走的路是上坡路》、《那么一股子劲不能松》,文中均提到了改革面临巨大困难,深化改革可能是难走的“上坡路”。这与会前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高调释放改革信号形成了截然的反差。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胡星斗接受采访表示:“据说三中全会会有激烈的争论,因为涉及到很多特权利益。383方案也讲到在8个领域做改革,但改革力度有多大,现在很难说。比如土地改革,集体土地如果能进入市场,能引起巨大变革,地方土地财政就要终结,那么地方政府靠什么维持生存?再比如户籍改革,市长和市委书记大多都是反对户籍改革的;再比如金融改革也许比较容易,但要推广到全国,风险有多大?再就是像财税改革,都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博弈。这383方案并不是中央的方案,到底能采纳多少?我估计最后肯定是一个折中,如果采纳得过少,人民会失望。”
呼声虽高 改革步履维艰
《美联社》在会议召开时评论称,任何威胁特权集团利益的改革都将面临中国共产党内的巨大反对。改革呼声虽高,进行起来却步履维艰。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正进入增长放缓的时期。
据香港《明报》周日报导,对于这次外界抱有极大期待和希望的会议,可以预期,包括简政放权、激发民间投资、城镇化改革、金融领域开放等多领域改革,将获“强心针”。其中最大的突破将来自于管理层是否能简政放权,否则,其余各项改革都难有突破和落实。
对此,深圳作家朱健国表示,目前的简政放权更多是通过中央层层下压,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职员并未减少,解决不了政府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不管它搞多少行政体制的改革、松绑,实际上都是一套新的形式主义。
美国《彭博社》27日报导引述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高路易的话称,“我不期待这次会议能宣布具体的措施,但我期望看到中国改革的清晰方向和目标”。
一连四日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在多大程度上实施改革,又将制定什么样的金融和财政政策?日本《产经新闻》11月10日的报导说,预计三中全会将讨论行政改革和土地制度等政策,值得关注。
西班牙《国家报》11月9日报导说,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如果不实行深刻的改革,中国将坠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遇阻碍 闭门会变争斗会
英国《路透社》称,十八届三中全会预计将重点讨论金融和税收改革,此外,中国社会一些顽固课题,如改革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以促进城市化的课题也将被提及。不过批评者认为,中国社会的既得利益团体对改革形成阻碍。
11月11日,中国财经信息网报导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房产税改革方案已经冲破既得利益者的重重阻力上报给中共高层,预计中共第18届3中全会之后,具体实施方案很快会出炉。
但在中共此次三中全会之前,曾经多家媒体称“土地改革”就是农民土地直接上市交易的问题。这将直接断掉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
但是,中共中央和地方分离的财政体制使地方经济相对独立,为了自身的利益,地方政府一向对中共中央的决策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外界认为,到时候就会造成地方政府对中央权威进行挑战。
为此,香港《明报》说,第二天(周日)的大会,应是由中共总理李克强作关于《决定》稿起草的说明,然后再分组讨论,由于《决定》是本次会议的重点,所以讨论持续一天半到两天。因是闭门小范围会议,发言都会很“放”,也难免有争执,故外界猜测三中全会关起门来“吵架”。
文章说,发言虽不会录音,但各组都有工作人员记录,每日简报呈送高层,故各人态度层峰亦略知一二。
文章特别指出,闭门分组讨论,争执难免。因为第二天(周日)的大会,应是由中共总理李克强作关于《决定》稿起草的说明,然后再分组讨论,由于《决定》是本次会议的重点,所以讨论持续一天半到两天。因是闭门小范围会议,发言都会很“放”,也难免有争执,故外界猜测三中全会关起门来“吵架”。
三中全会依然会让民众失望
《德国之声》中文网报导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因其将具体确认习、李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层的施政纲领更引发人们的特殊兴趣。中共当局发出的大量信号显示,深化经济改革是未来数年中共政策关键取向,亦是本次全会主旨。
但德语媒体在诸多相关报导和分析中强调指出,就技术层面看,中共新领导层对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分析并不为错,但若缺乏政改,深化经济改革的愿望恐难实现,由此,本次全会唤起的期待或许最终会被失望所取代。因此,习、李能走多远?本次全会是否有意义,颇让人怀疑。
《明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说,与每年的中共人大、政协“两会”和5年一次的党代会(如去年的十八大)不同的是,中共每届中间的中全会,历来都是闭门进行,今年的也未能例外。不过,从中共一些人士对历来各次中全会的忆述,仍可对会议大概开法一窥端倪。
文章说,如无意外,今晚的中共中央电视台将会公布会议公报,但今天不会公布全文。
《路透社》引述中共政府高级智库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的话说,三中全会不太可能看到什么令人惊奇之举。
这位经济学家参与了三中全会的准备工作。他被引述说“不认为”三中全会的“最后文件会超过人们的预期,达不到预期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