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0月2日讯】 昨天(2013年09月29日),对于红学家和广大红迷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或曰“天方夜谭”。一个特大新闻——《红楼梦》后二十八回的曹雪芹手稿回归中国——通过光明网和中国民族宗教网这两大网路,迅速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网路媒体广泛传播、辐射。不难想像,今天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也将铺天盖地披露这一惊人消息。
据光明网和民族宗教网略有差异的报导,这一惊现“曹雪芹后二十八回手稿”的消息,是在9月28日,由世界文化论坛、中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基金会、国学专项基金会、东方国学院主办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暨《石头记》后28回手稿回归祖国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的。据称,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文化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新闻发布会。报导还说:
“《红楼梦》的手稿一直是红学家们追寻之谜;日前,学者张贵林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手中接过了飘泊海外200多年的曹雪芹(后28回)手稿。据李约瑟等人考证,《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因当时政治和其他原因,该书的后28回被乾隆皇帝废除,并令当时的文人高鹗等续写并改名为《红楼梦》,而后,正式出版。幸运的是,《石头记》的后28回并没有绝迹,其手稿在异国他乡几经辗转,被李约瑟收藏。遵照李约瑟的提议,张贵林……将其带回祖国,使其终于重见天日……和《红楼梦》前卷重合,成为一部完整的划时代的红学文献。”(见光明网记者任生心、通讯员刘天琴报导;中国民族宗教网刘延旭的报导略有异同)
请注意!我在摘引这段文字时,加了两处省略号,其间暂时省略的两句话,容我后文补叙。
其实对我来说,这个所谓“被李约瑟收藏”的“曹雪芹后28回手稿”,已经是三年前的旧闻了。那位“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手中接过了飘泊海外200多年的曹雪芹(后28回)手稿”回归祖国的学者张贵林先生,早在2011年初,就和我当面谈起过这件事,并希望我能协助并支持他“实现李约瑟遗愿”。
为什么此前我一直对此“秘而不宣”,甚至没有再去关注这件事呢?
不是因为我不感兴趣。可以说,在当今之世,没有谁比我更对 “曹雪芹后二十八回手稿”的下落感兴趣的了。因为“曹雪芹后二十八回佚稿”这个概念,就是我在距今33年前著文考证《红楼梦》版本问题时,首次提出来的。那篇考证文章的题目叫《〈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原作是怎样迷失的》(首载《红楼梦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旋即收入刘梦溪所编《红学三十年论文选》下卷 版本之部)。该文得出的结论之一,便是《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原作一共只有二十八回”,即被“借阅者迷失”了八十回后的整整七册共二十八回由畸笏叟“誊清”的定稿。文章紧接着提出的一些颇具“猜想”性质的推论之一,尚有“在(‘誊清’的)定本抄录问世以后,作者的原底稿或因过分凌乱而毁弃,后来迷失了八十回后定稿,也就无法再据过去的底稿重新补写”等等终极性思考。
所以,我当初对张贵林先生告知的“李约瑟收藏曹雪芹后二十八回手稿”之说,一开始就并不感到“惊喜”,反倒在内心里深表怀疑。别说“手稿”,就是曹雪芹助手的“誊清”原稿本,至今也没发现过片纸只字(现存的十余种脂评古抄本里,没有一种是曹雪芹助手誊抄的原稿本;全是后人辗转传抄的过录本)。
而最引起我怀疑的一个情况,正是前引光明网和中国民族宗教网的报导中都曾提及,却被我打了省略号的两句话。我现在把省略号去掉,再完整地引录一遍最末那段话:
“遵照李约瑟的提议,张贵林重新改写了《石头记》的后28回,将其带回祖国,使其终于重见天日。这部续写的文稿和《红楼梦》前卷重合,成为一部完整的划时代的红学文献。”
你看,被我加粗了字体并套了红的两句话——“(张贵林)重新改写了《石头记》的后28回”和“这部续写的文稿和《红楼梦》前卷重合”——岂不是非常奇怪吗?既然“学者张贵林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手中接过了飘泊海外200多年的曹雪芹(后28回)手稿”,为什么不直接把“手稿”公之于世,使之既可供学者研究,又可直接校订出版供海内外读者鉴赏?尤其是作为著名科学家的李约瑟,怎么可能竟然不懂大师“手稿”的极端重要性,而生前从不公布,非得交给一位并非文学家的张贵林先生去“重新改写”,才在他去世一二十年之后去公布一个“续写的文稿”?
既称“续写的文稿”,那就该叫“续书”,怎么可以称为“曹雪芹的后二十八回手稿”呢?
我真不知道我们那么多热心报导此事(包括后来转发此消息的新华网、凤凰网、中文国际等)的网路记者,怎么就一点都看不出其间的破绽?难道当今的传媒工作者竟然普遍地缺乏最起码的是非辨别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出席新闻发布会的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文化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难道就没有一个提出异议的?
即便是从积极的角度,以最善意的眼光,去看待张贵林先生这一番热情,也顶多只能算是一个超级的“红迷”,一个在晚年还致力于研究并尝试续写《红楼梦》后半部书的热心人。仅此而已。或者换句话说,他是在为推销自己的《红楼梦》续书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宣传手段”。但不论怎么分析,作为当今的文化人或写作者,是绝不应该如古人程伟元、高鹗那样,采用“瞒”和“骗”的方式去愚弄世人、伪造历史的。——尽管程高的“瞒”“骗”纯属商业炒作,分明做得半真半假,不难识破;可直到今天,还把我们的一部分专家哄得团团转。所以千万别再去变出新的花样来愚弄今人和后人了,我们的世界已经够乱的啦!拜托拜托!
2013年9月30日7:39:08 匆草于释梦斋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