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23日讯】(新唐人记者陈洁综合报导)中国股市自6124点高位以来,不断走低。为什么中国股市在全球金融危机已近尾声,经济复苏已露曙光时反而陷入熊市呢?中小股民信心的丧失源于股市信誉的破产,中国股市发生的造假几乎是全方位的。《九个头条网》日前揭发中国式上市公司11种造假方式。
1、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在账面是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绿大地等。
3、费用不入账。坏账不计提。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发票早就来了,因为利润的考虑,一直不入账。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年四年的坏账,找一笔钱,做一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4、虚构存货。收入虚增,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很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要不就直接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5、虚降成本。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
6、虚构现金流。很多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7、虚增资产价格。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发票开大,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8、假重组。公司资产肯定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假账做多了,很多窟窿要补,怎么办?首先将亏损尽可能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当然,接盘的要付出代价。评估价反正只要遵循了评估方法,评到天上去都说得过去。
9、假重组之二。在公司做IPO时,很多公司就有相关的设计,首先,将部分股份转移到自然人。因为大股东解禁要三年,其他的只要一年。然后,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装到上市公司里面,待公司上市后,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现在很多重组证监会要求利润承诺,其实这完全没任何意义。因为一有承诺利润的要求,公司会想办法将利润做上来,很多该由重组资产承担的费用由其他公司承担,其次,就算未达到承诺,补就补啊,相对于重组所获得的收益,这一点血真不算什么。
10、股价到底是谁在炒。上市公司有时也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知道内幕消息的都不会用自已的名字炒股票。但从身份证地址、股东姓名,有时可以猜出是谁的亲属在玩。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自已在玩。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一定会释放利润和利好,有时甚至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东出逃。这种情况很明显,如果某一个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的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情况的公司最可疑。
11、是否造假需重点关注的科目。(1) 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2) 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3)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4) 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了。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5) 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