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21日讯】(新唐人记者汪成骞综合报导)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次“移民潮”,此外中国资金正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海外。根据中国银行的规定个人年度结汇总额为5万美元。如此规模的配额是根本无法满足海外投资和移民需求的。钱是怎么流出海外的呢?有媒体总结,非常多的资金通过“地下钱庄”、外贸、境外投资、外资银行等渠道流出。
大陆媒体报导指,中国正在经历以富裕阶层和精英阶层为主力的第三次“移民潮”。“第三次”移民潮来势汹汹,让中国“人财两失”。
《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大陆企业主中27%已移民,还有47%正在考虑移民;而胡润研究院与中国银行私人银行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称: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中,近60%的人士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正在考虑移民。
大陆媒体《中国经济周刊》报导,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个人年度结汇总额为5万美元。如此规模的配额是根本无法满足海外投资和移民需求的。无论是海外投资也好,海外移民也罢,钱是怎么流出海外的呢?
1、“地下钱庄”仍是主流方式
深圳市中心有很多挂着留学中介牌子的店铺,其中就隐藏着大量的“地下钱庄”。
阿迪是从事“地下钱庄”的老手,在他看来,外管局虽然能够管住大笔资金的进出,但对于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等值人民币进出的监管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只要客户提早半个小时告诉我,转移金额和币种,我就能按照即时兑换汇率帮客户把钱转出去,我们会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约在0.8%~1.5%。”阿迪总结。每次的汇款金额都不要大于100万人民币,这样有利于规避监管。对于我们来说,拿现金的风险最小。”
2、贸易利润留在海外
在贸易项下的资金外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国内贸易公司可以和海外贸易伙伴合作,通过报高进口价格、报低出口价格,顺理成章地把大量利润留在海外。
这在实际操作中牵涉到虚假贸易进出口合同的拟定和报价技巧。如果是较容易识别的常见普通商品,“明显”报高进口价格比较容易被海关发现,这会增加风险。而较难甄别的高新技术产品就比较容易虚增价格。
在实务操作中还有一种方法比较普遍,国内贸易公司在香港设立一家贸易公司,在出口时通过平价卖出,而香港贸易公司再以市场价销售到欧美,利润就自然留在了香港。这部分利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办理国际Visa或Master借记卡的方式实现在境内外资金的双边使用。
3、投资让资金“顺便”外流
除了贸易项之外,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出也在兴起,其主要方式是通过海外并购渠道。
一位曾经参与海外并购的某民营企业家王肖说,境外投资项目审批起征点提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无论是商务部还是发改委,审批更为严格了;另一方面则是可转移的资金数额也增大了。
事实上,与海外投资“跑冒滴漏”实现资产转移相比,通过另一种方式转移境内资产可能更为隐蔽。“可以在离岸地注册一家由当事人实际控制的酒店管理公司,当事人在国内的酒店每年向该酒店管理公司支付高额的管理费,直到酒店做破产了,资金也就转移出去了。” 绿野资本集团大中华区董事会主席郑晓军说。
4、外资银行“内存外贷”腾挪
“严格审查与监管提供“类地下钱庄”服务的商业银行。”这一看法普遍存在于学界。除了民间的“地下钱庄”,很多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同样扮演着“类地下钱庄”的角色。跨境银行的特殊过境服务通常被称为“内保外贷”或“内存外贷”。
内保外贷,是指总部在国内的母公司,通过向内地的银行机构提供担保,让其在境外的分支机构从这所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中获取贷款。
内存外贷,是在境内的银行存进款项,然后在境外获得贷款。这种方法只需要提交相关资料给银行即可。
一位外资法人银行高管对《中国经济周刊》称:“央行已经召集包括汇丰、花旗、渣打、星展等外资行探讨如何建立平台规范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现在资金外流的方式很多,光靠堵截已经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