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7月9日讯】煤炭大省山西改革开放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00亿吨左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然而,煤矿开采却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的山西留下了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塌陷区,致使数千村庄房屋受损、耕地毁坏以及饮水困难。(2013年07月08日 人民网)
山西省发改委2008年进行摸底调查的结果显示,地下煤被挖走的同时,也形成了63亿立方米、面积5115平方公里的采空区,引发的地表沉陷面积达2978平方公里,造成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约2146处,3309个村庄、66万人受到影响,1082平方公里的耕地、42.6平方公里的林地遭到破坏。并且,这一资料还在不断上升。
那些地下有煤的村庄,虽然也曾一度成为当地相对富裕的地方,风光一时。但煤财如浮云,聚散全是祸。“云”聚时,煤矸石大量堆积,环境污染加重。目前,山西煤矸石堆积量已超过10亿吨,且以每年5000万吨的速度增加。矸石中的有害成分通过径流、淋溶和大气飘尘,严重破坏了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云”聚中,水资源漏失量大,造成水资源破坏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导致1678个村庄的80万人口、10万头大牲畜饮用水困难。同时,年排放矿井水5亿吨,全省受污染的河流长达3753公里,致使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临汾等城市水质含盐量较原先有不同程度升高。“云”散后,留下了土地裂缝、土壤退化、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村民们已面临生计无着的境地。有着1.6万人的西辛庄镇,可谓典型。
西辛庄镇以前是孝义市最有钱的乡镇,财政收入最高时每年近4亿元,而2012年却只有4000万元,成为最穷。这里的农民不仅失去了煤炭,也失去了千百年来赖以谋生的耕地。由于煤矿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失去了保墒功能,即使最耐旱的庄稼也难有好收成。王才堡村上百亩平整的耕地更是塌陷成鱼鳞状,荒草丛生,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深坑里去。村主任范双龙说,以前这里种核桃、玉米、高粱和谷子,现在全成荒草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年纪大的只能在村里待着。”
地下宝藏是国家的,“国家不采煤不行,但最起码把我们安顿好,让我们住到安全的地方”吧,村民们要求并不高。但据村干部反映,按照国家“谁破坏谁治理”的规定,家园被毁村民应该找煤矿讨要个说法。可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后,煤矿都归了国有企业,这些国企架子大得很,村民去了连个管事的都见不着。最后只能找政府,而政府也无能为力,致使矛盾冲突不断。
山西省国土部门的资料显示,至2015年,山西煤炭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经济损失至少可达770亿元;至2020年,煤炭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经济损失至少可达850亿元。最令人担惊害怕的是,山西所处的地震带近几年呈活跃趋势,采矿造成的大量采空区与其互相影响,一旦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