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新型大国关系”是碗馄饨面

【新唐人2013年6月10日讯】随着6月份“习奥会”而来的,是“新型大国关系一词”被热炒。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综览中共官媒的阐述,其意大致是:凡是有新的大国崛起都要发生冲突与对抗,所以中方希望与美、俄等业已存在的大国,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在长期保持互利共赢的情况下崛起。并与这些大国平起平坐地主宰国际事务。

可见所谓“新型大国关系”是对“和平崛起”的一个发展。不过这两个概念都是伪命题。因为“是凡新大国崛起,就要与老牌大国发生冲突”这件事只不过是中共的智囊臆想出来的,并不符合历史事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崛起之时,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大国,并且在“美西战争”中打败了欧洲三流国家西班牙。当时世界的头号巨强是英帝国,美英之间,隔大西洋而立,并没有发生大国间的冲突与对抗。英国也并没有“遏制”美国崛起的战略。

另外,二战后德国与日本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也并未与之发生国际政治上的冲突,也没有遏制他们的战略。二十世纪初,新崛起的头号大国是美国,而当时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是英俄矛盾——英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矛盾。而俄罗斯帝国并不是一个崛起的大国,相反是一个衰落中的大国。

也就是说,按照中共的定义,“新型大国关系”其实不“新”,它早已经存在了,20世纪初的英国和美国就已经奠定了这个关系。

由此可见中共智囊对近代国际政治的无知,不管是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上,所提出的“国际战略目标”都严重脱离实际,当然也难以取得别人的共鸣,不过是付人笑柄耳。

近代国际政治的一个现实是国家间人员、物资和思想的交流成为常态。国际规则(由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协议组成)构成了国家间交往的准绳,文化、价值观成为影响国家间亲疏关系的一个深层原因,所谓“道不同者不相与谋”。当然也有实用主义出发的国际交往,如果这种现实需要够强,还能把两个严重敌对的国家绑在一起。如二战期间美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但是这种关系通常难以持久,而且也难以发展出更长久稳定的利益纽带。如二战后的美国与苏联的关系,马上又回到了敌对状态。但价值观和文化上的关系往往决定两国间的深层关系格局。美、英,一个是20世纪初新崛起的大国,另一个是老牌帝国。但两国在语言、民族、宗教和文化上有血脉相连的关系,在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上也彼此认可,故而有深层的互利、信任的关系。并没有演变成遏制与对抗的关系。反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站在了英国一边。

中共提“深层大国关系”有一个潜台词,就是希望在保持制度、价值观根本对立的情况下,发展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并在国际政治中被美国接受,与美国平起平坐地主导国际舞台。

但问题就在于此:中共要想参与国际事务、地位被别人认可,就要按规则办事;按规则办事地前提是按规则思考;要按规则思考的前提是接受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观念。所谓“新型大国关系”却恰恰在是抛弃这一切前提的情况下,光想去拿那个结果,岂可得乎?

“新型大国关系”也相当于是中共给美国交了一张底牌——在两国关系中,希望美方在不试图影响中共的国内政治的情况下,在完全接受、认可其国内政治的前提下,发展两国关系。中共把这种关系叫“新型”,但实际上却“新”不了,因为这种“道不同”的深层矛盾实在是回避不了——就算美国有心想躲都躲不开。现在美国的商界已逐渐发现,当初所设想的“大家抛开分歧做生意”的想法是过于天真了。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国的能源、金融、电信产业并没有如预想般对外开放;许多美国公司在进入中国投资时被附加条件,如:你想要中国的市场就要出让技术(技术换市场);或被强制与中国的国有企业合资,为其注入资金、以及提供技术。2010年发生了谷歌被逼出走、今年又发生了苹果被围殴。当局用批斗会的方式对待“不听话”的外国投资人,更是给美国的商界精英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在中国做生意是要“讲政治”的!

美国的商界终于开始意识到,中国要成为安全的投资环境,必须让中共当局按国际规则思考,而它不接受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观念,它就不可能按国际规则思考。

所以“新型大国关系”是碗馄饨面,馄饨皮里包的馅是——中共在自己不想做任何改变的前提下,想让国际社会认可其大国地位、获取实利。试问这碗馄饨面奥巴马政府吃的下吗?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