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科学家发现H7N9传播途径

【新唐人2013年05月06日讯】(中央社台北6日电)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科学”(Science Journal)最近分别发表中国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的H7N9病毒源研究,揭示H7N9是从候鸟传到鸭、再传到家禽。

同时发表的还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跨种间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科技日报报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发现,造成H7N9病毒爆发的是一种新型重配病毒,主要由4个不同来源的流感病毒重配而成。

病毒的表面抗原血凝素(HA)基因很可能来自于长江三角洲鸭群中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而这种病毒则很有可能是由东亚迁徙的候鸟传入。

另一个表面抗原神经氨酸(酉每)(NA)基因,最有可能的来源是候鸟,而鸭群很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宿主,让野鸟的病毒传入家禽。

另外6个内部基因片段来源于大陆家禽(主要是鸡群)中流行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且并非单一来源,而造成6个内部基因片段多样性的原因,可能与家禽运输有关。

研究还发现,这次H7N9病毒至少有两个不同分支,它们在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克流感耐药性等方面具有不同表现。

至于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高福团队发现,野生型HA只结合禽源受体,而突变型HA则具有结合人源受体的能力。

这显示突变型H5N1病毒有可能感染哺乳类动物上呼吸道,并侵袭肺部造成严重感染。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