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虚构的怪物》探讨中国的失落

【新唐人2013年05月01日讯】一位近年来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欧洲摄像师,在他的记录片《虚构的怪物》中通过两代中国艺术家的视角,表达了中国人寻找失落身份的观察和思考。

记录片的主人翁之一,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王广义;艺术使他出了名有了钱,但却没法填补他的精神失落

中国当代艺术家王广义:“我经历了无数次的洗脑。最初对西方艺术史,然后是社会主义、毛泽东的这样一个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乌托邦教育,乌托邦教育又让我洗了一遍脑。改革开放实际上是西方的拜物教精神进来了,拜物教又给我洗了一遍脑。所有脑洗完之后我的脑是空的。”

另一个是崭露头角的80后年轻摄影师刘钢。他透过《纸上梦想》和《更好的生活》两个摄影系列,表达了他这一代人的失落。 

年轻摄影师刘钢:“而这种梦想并不是说一个很现实的梦想,你从中所渴望已久的一个梦想。”

芬兰导演米卡•马特里拉说,西方非常熟悉艾未未政治抗争式的艺术表达,而他想探讨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另一种现象。

《虚构的怪物》导演Mika Mattlila:“不只是艾未未,中国艺术界还有另一种方式在探寻自己的身份。更广泛意义上,我认为整个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什么是现代?是模仿西方,还是寻找新的东西?”

他说,找到失落的身份对中国人尤其重要。

《虚构的怪物》导演Mika Mattlila:“中国近百年历史跌宕起伏,社会飞速变化。过去三十年,刘钢的年代,一直处于变化中,尤其是王广义的年代,经过了文化大革命,文革之前和今天的中国社会,完全失去了关联。”

中国当代艺术家王广义:“我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在想那个东西:我们的基点在哪里?”

而影片开头的中国画和贯穿始终的中国乐器,似乎表达了导演作为一个旁观者的看法。

《虚构的怪物》导演Mika Mattlila:“我认为共产主义只是事物的表面,如果稍微深入一点看,就会发现古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比共产主义有影响力得多。我最后的支持就是东方玄学。”

新唐人记者秋旻加拿大多伦多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