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4月28日讯】无论是面对频频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还是身边亲朋好友、单位同事、学校同学自己或家中遇到的独立难支的重大伤害或变故,善良友爱、乐于扶危济困的有爱心、有良知的中国人,总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而捐款就常常是一种主要的援助形式。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大家无论是身份贵贱、贫富高低,纷纷量力而行、慷慨解囊。但在一切唯上级马首是瞻、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中国官场或类官场,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遇到这些情况,即便你爱心满满、乐于奉献,也不能轻举妄动,得看领导的。
一、捐与不捐,听领导。当然了,遇到国家或社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上级要求捐助,领导自然是要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的,肯定会号召大家积极回应、踊跃捐款。但对于本单位下属、同事身上发生的,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独木难支、无力抗拒的重大伤害或灾难变故,就很难说了。如果这个人是领导的亲信,领导愿意帮他,那自然没问题,你只要积极回应领导号召就行了。如果这个人恰恰是领导眼中的“刺头”,必欲除之而后快,领导自然是不愿意帮助,更别提捐款了,那么你最好也不要多嘴,更不要自告奋勇地起头去张罗,以免让领导对你有看法。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一来领导的亲信或跟班大多平时飞扬跋扈、牛皮哄哄、在单位人缘不好,而你又由于手头紧、或讨厌这个人等种种原因,内心不愿意捐助。这种情况下,奉劝你最好停止思考、不要纠结,破财免灾,一切行动听指挥,紧跟领导的。否则,落下不懂人情、吝啬的名声事小,被领导认为不听招呼事大。在当前情况下,被领导认为不听招呼、没保持一致,对于体制中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讲了吧。何况,不表示还会得罪被捐助者,如果他们又大多居于单位的要害岗位,以后要想给你穿小鞋,机会多的是。
二、捐多捐少,看领导。当今社会各单位都有许多80、90后的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对钱看的不是很重,加之年纪轻、头脑热,爱冲动、爱表现。一遇到捐款的事,面对媒体舆论的煽情,往往就把持不住、倾囊而出。殊不知,这样也是犯忌的。在一个官本位思想把持的社会里,爱心也是分等级的。领导官大,自然觉悟和水准就高,具体到捐款数额上,自然也一样。一般群众不能高过领导。你捐多了,不就显得领导没爱心了,置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领导于何地?但问题是,领导更不能胡捐,因为领导的上面还有领导,周围还有级别相同的同僚,他们更怕被上级和同僚认为抢风头、爱表现,不成熟。这样推来推去、你观我望,最终要么是一位最高领导发话,论官位级别定捐款数额,要么是几位级别相同的领导相互私下磋商,大家都一个标准。总之是下级不能高过上级,副职不能高过正职,群众不能高过领导。
三、捐款时机,等领导。毋庸置疑,在捐款时机上也是有讲究的。领导既然出了血,那就必须要有回报。肯定要当作一个出头露面、邀功表现、捞政绩的机会来把握和运作,免不了先开个党委会,传达一下上级精神和灾情通报,强调一下党委和领导的重视,小范围统一一下思想,然后再召开全体人员参加的动员会,叫上电视台、报刊的记者,举办个捐款仪式,在摄像头、镁光灯的注视下,再依据官位大小依次捐款才行。你没等领导开会就捐了,不是显得单位和领导落后了、被动了?还怎么开动员会、搞仪式,领导可都靠这个来上电视和见报呢?
总之,在充斥官本位思想和等级意识强烈的中国官场里,个性压抑、潜规则横流,即便捐款献爱心这样高尚的事,也不能免俗。
年轻人,要警惕啊。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