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欧洲急限奶的启示

【新唐人2013年4月16日讯】正当大陆网友号召人人“随手带奶粉”,以挑战香港政府的“限奶令”时,外国奶粉主要货源的欧洲各国,却同时提高了对购买奶粉的限制,令问题的焦点,由欧洲又回到了香港,以至中国本身──究竟中国大陆何时才能产出安全的奶粉?

很多人以为在自由市场的世界,只要付得起钱,就可以买走他国的奶粉;在香港的确如此,由超市以至药房,老板为了赚多几个钱,而店员则合法或非法收受利益,不顾香港本地妈妈的需要,将大批奶粉转卖给奶粉走私商人;即使有些商家实行限购,可是基层员工却“只眼开,只眼闭”,从没有严格执行过;于是本地妈妈在买不到奶粉的情况下,不断向传媒以及政府投诉,而没有民主政治问责的特区政府,以及被中共收买的传媒,一再漠视现实的严重,不断反驳“奶粉没有短缺”,甚至反过来说“奶粉每只牌子都一样”、“请香港妈妈改以母乳喂哺”等等,结果造成动摇政府的信任危机,迫得特区政府在最后一刻被迫实施“限带令”。

在欧洲,限购奶粉的不是由政府发起,而是由商家如超市所发起;荷兰的超市先限购两罐,后减至一罐;英国的四大超市先是限购六罐,四月则减到两罐;德国的超市最初是限购三罐,最近则改为购买者除非亲身带着小孩,否则必须出示出生证明,这显示措施显示,在欧洲要负上良心责任的不但是政府,还有商家企业,而且由上至下严格执行;超市职员和中国人争执的新闻,同时发生在英、荷、德等国,很多收取最低工资的基层员工,都不贪图额外利益,而认真执行自己公司的政策,以至为守卫本地妈妈的奶粉严格执行限购。

如在英国,中国顾客投诉四大超市宁可取消其网上订单甚至户口,也不愿运送六罐奶粉;在德国,一些超市的店员认出长期买奶粉运往中国的中介商,宁召警察到场把顾客列为黑名单从此不能踏入超市一步,也不愿为短线利益而转卖奶粉;为了原则而不赚钱,这些令中国人不可思议的行为,为何没有刺激大家思考呢?为什么德国人、英国人、荷兰人为了道德,以至多数不相识的本地妈妈,肯坚守原则,有钱不赚,甚至为限奶而和顾客争论,宁可被投诉;而中国人却没有这一面呢?

中国人对今日发生的一切,没有反思之余,甚至反过来控诉是种族歧视,是很可悲的。同样的,绝大部分的香港传媒,也从来没有站在香港市民的一边,不但巧立名目去攻击香港的“限带令”,连报章的所谓“两岸国际版”也严重失职,对欧洲奶粉短缺的新闻视而不见,连新华社以至大陆的传媒也不如。没有报导就当问题不复存在,有些政治人物以至传媒甚至说:香港奶粉供应恢复正常,“限带令”可以取消了!连欧洲原产地的供应也如此紧张,为何不产奶粉的香港却“供应充足”呢?这说明了香港传媒的沦陷,更说明了香港日渐大陆化,这是大陆知识份子阅读及收看香港传媒时所必须提防的。

文章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