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4月9日讯】(新唐人记者凯欣综合报导)李克强接任中共总理前,德国人对他并不太熟悉。直到今年三月间李克强正式出任中共总理后,德国媒体才纷纷聚焦李克强,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报导。德国媒体评论说,作为政府首脑,李克强若要推动经济,必须有勇气打破国家垄断和任人唯亲的格局,这就可能会得罪人,而这是他一生都不愿做的事。
中共全国两会结束后,李克强正式接任总理职务,面临中国现存的各种危机,李克强习近平如何摆脱这一现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引述了德国各个媒体的报导对李克强进行了一番评述。
《世界报》的报导说,李克强虽然成长于文革时代,但他凭着个人的努力,上山下乡并没有改变他求学的欲望,考进北京大学学习法学。在新一代中共领导人中,李克强是最优秀的学者。早在1991年,李克强就撰文阐述如何将旧式的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并预见到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民大量涌入城市造成“病态城市”的问题。今天,他提出了四个新的现代化,打算削减国家垄断和官僚主义。
报导指出,中共领导人当然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他们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要看他们能否冲破利益集团、国家垄断以及官商勾结设下的重重障碍。路走了一半,摸着河里滑溜溜的石头走不下去了,也是可能的。
《南德意志报》认为,李克强并不是一个勇猛向前或敢于创新的人,他最擅长的是谁也不得罪,只是紧跟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并重点打理经济。
报导指出,李克强担任河南省长时,河南省通过捐血引发的艾滋病大规模感染以及地方政府不断掩盖事实使李克强的声名受到质疑。
自2008年起,李克强作为副总理主管健康和食品安全,虽然他推动的医疗保险改革使许多中国人受益,但他却至今无法让中国人信任自己的食品。所以,很多人认为,李克强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危机化解人。但作为总理,他却必须有这个能力。要打破国家垄断和裙带关系来推动经济,他就必须敢于得罪人。这是他一生都不愿做的事。但现在他坐在新交椅上,他必须超越自己。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李克强把推动城市化作为他的工作重点。他要缩小贫富悬殊,要着手处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要反对腐败和铺张浪费。如何实现这些良好愿望,他的路并不好走。在新的政治局常委会里,李克强是唯一的团派派系的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李克强将会遇到很多阻力。
在中共面临国内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署名苏明的评论文章说,报章评论中有不少是大赞习、李的为人是多么的好,于是就推测他们必将如何如何,其实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出自于共党体制的习、李如果是好人,那就彻底的去抛弃这个政权,变革政治制度,那么他们为人的好与坏也就大可不必再提了。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