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黄山毛峰茶的传说

【新唐人2013年2月25日讯】黄山毛峰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其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雄奇峻秀的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另有《黄山志》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据考证,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谈到黄山毛峰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据传,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来了一位新上任的县官名熊开元。这位熊大人早先曾听闻江苏黄山险峻雄奇,不是仙山胜似仙山,一直心向往之。如今既然来到江南黟县上任,处理完手边的公务,熊知县便乘闲暇之时,带着书童前往黄山春游。不料,一路只顾着欣赏奇山异石、雾松云海,山重水复中竟迷了路。幸而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上前询问归路。

老和尚说:“下山道路崎岖难行,如今天色已晚,施主不妨随老衲回云谷寺中借暂住一宿,明日天亮再行。”熊知县连声道谢。

回到云谷寺,老和尚依礼泡茶敬客。那熊知县亦算是个雅士,颇通品茗之道。他且细看这茶叶,色泽滋润、绿中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气息恬雅,隐隐然有冷韵清香,心知此茶必是上品之茶。待开水冲泡下去,竟然出现一个奇特的景象:只见热气绕着茶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亦幻亦真的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白色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刹那间,清香满室,沁人心脾。熊知县惊诧之余,忙向老和尚询问此茶之名,方知此为“黄山毛峰”。 熊知县对这黄山毛峰茶赞不绝口,自然少不得与老和尚品茗谈禅,论道一番。

第二天清晨,熊知县带着书童向老和尚告辞下山,临别时,老和尚赠送熊知县一包黄山毛峰茶并一葫芦黄山泉水,并叮嘱他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熊知县回县衙后不久,有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熊知县便兴冲冲在友人面前将冲泡黄山毛峰茶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看到那白雾升腾幻化为白莲的奇特景象甚是惊喜,他离开黟县后便想方设法买到一包黄山毛峰茶,并赶往京城,将黄山毛峰茶的白莲奇景之事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上看过太平知县的奏章后便传令让他进宫表演。不料,太平知县冲泡黄山毛峰茶时却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吓得赶快伏地请罪,如实禀告当初在江南黟县的知县熊开元处确实看到过那样的奇景。

皇上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面圣。熊开元进宫问明缘由后,即向皇上禀告冲泡黄山毛峰却不显白莲奇景的原因是未使用黄山泉水冲泡,皇帝立即下令让熊知县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恭敬拜见老和尚,讲明来意,老和尚遂将一大葫芦山泉水交予他回京城复命。

熊开元不敢耽搁,日夜兼程赶回京城进宫复命。在皇帝面前,熊知县小心翼翼遵照老和尚教的方法冲泡黄山毛峰茶,泡茶的玉杯中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上看得眉开眼笑,笼心大悦,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今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

熊知县归途中不免心中感慨万千,他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非山泉冲泡不显奇迹,我今既然幸得人身,岂能人品不如茶品,贪图荣华富贵而自毁本性真心?”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