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2月15日讯】–台商大陆生活面面观之一(中央社记者蔡素蓉北京特稿)不少台商登陆拼生意,但经商生活大不易,“打车(招计程车)难、看病难”,若想打进大陆通路,“要有足够的钱,80%时间来打点相关人士”。
在北京市街头招计程车,是件艰困的事。很多空车不载人,或招了车若不立即跑上前,包准其他人就捷足先登。有时坐计程车到定点,车一停下,还没付钱,马上就有人打开前座车门一屁股坐进车里,而且一切好像理所当然。
这一切只因为拥有逾2000万人的北京市,计程车只有6.6万辆,10几年来没有增加过,而且到2015年也不会增加。“打车难”已成为刚到北京台商的梦魇。
一位台商就说,她初到北京时,每每抢不到计程车,每次都必须由大陆员工出面抢计程车,抢到后就跟她说:“董事长快上车吧!”但如今这已难不倒她,她说:“打车就是要快!狠!准!”
“看病难”也是件痛苦的事。一位台商太太曾带着小孩上医院看病,每次都要花上半天以上时间。
这位台商太太其实更担心大陆的强效药品。她说,有一次重感冒,大陆医院要求她每天必须到医院打点滴,但打了1周都没有好,医生说要开“非常有效”、但需自费的药给她,而且一次只能开6颗。
这种强效的药才吃了1、2颗,她的病就好了。但她后来把这个药带回台湾问医生,医生说:“通常台湾医生不太开这种药”,那是治梅毒的药。之后,她若感冒就坚持自然疗法,不再上大陆医院看病了。
请保姆也是台商的头痛事。一位台商两年换了好几位保姆,每次保姆都说,“想回家办点事”,之后却不回来。经过多次教训后,他才知道原来好几次请的都是农闲时到北京打工的农村大妈,农忙时就会回乡,但家政公司或保姆一开始都不会说实情。
“买电”是另一门必学功课。台湾用电的习惯是先用后付费,但北京则是“先付后用”,消费者须先到电力公司“买电”,电没了就得再买。有位台籍干部刚到北京时,半夜在家看鬼片时突然一片漆黑,当场受到极大惊吓,后来才知道“原来只是电用完了,该买电了。”
生活再怎么不容易,也比不上做生意难。
一位陆商在购物中心设置专柜,“但一位领导天天来找麻烦,持续10天”,后来才知道干部想把这个专柜转租给他的好友才能抽佣。
这位陆商说:“在这儿做生意,有80%的时间都要用来打点相关人士,有时真的很累。政府不是说一切‘为人民服务’吗?其实应该改为一切‘为人民币服务’才更为贴切。”
这么多的大不易,但问这些台商、台商太太要不要离开大陆时,却又得到“不要”的一致答案。他们说,大陆机会多,还是要留在这儿“大赚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