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like:从中西吃饭差别看平等和自由

【新唐人2013年2月10日讯】 平等自由,不仅仅体现在法律制度上,或许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在下根据个人所见所闻而来,很多地方还不成熟,如有不妥还请指出:

1.平等

西方吃饭时尤其是圣诞大餐,需要每个人都在餐桌上,先做一番祈祷,如感谢上帝之类,然后一起吃饭。

在中国一起讲究等级次序。比如过年,每次都是女人在厨房忙活。做饺子尤甚,需要一个人在厨房,其他人先趁热吃。吃饭时,长辈或领导优先。有客人来了,主人更要忙活一阵让客人先吃。

平等不仅仅体现在西方的法律制度上,也体现在吃饭上。

2.自由

西方吃晚饭时,用公共叉子或夹子从菜盘中选取食物夹在自己的大盘子里。吃的时候就吃自己的那一份,旁边有盐罐和胡椒罐,各种汁,可以自己根据口味添加在食物上,味道是有自由可以选择的。

中国人吃饭菜多是大家从一个盘子中夹菜。菜的味道是统一的,大家吃的都一样。

而西方人习惯保持自身的一些独立性和选择权,自己点自己的吃。

如果说民主是大部分人的决策不牺牲少部分人的权利和自由,那么西方人在吃饭的过程中就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

———————

当然,有人会说。中国人不同时吃饭,女人自愿做饭,男人趁热吃,这不是很自由吗,还要一起等菜凉了所有人都吃凉菜?一盘菜,大家吃到的味道都一样,这不是平等吗?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优先趁热吃,另外一个人做饭,这种吃饭的自由是在牺牲了别人先吃的平等权利下获得的自由。而西方人一起上餐桌,菜凉了才吃。结果是每个人都吃到了凉菜,每个人都承受了损失,但是维护了少数人的权利。

在中国,大家吃一盘菜,每个人吃的味道一样这种平等,是在味道(如咸淡)由主厨或多数人意见决定的前提下获得的平等。牺牲的是少数人的味道偏好。而西方人在桌上常备盐罐和胡椒罐,可供人们在自己的碗里添加,则维护了少数人的对味道自由选择的权利。

简单说来,中国人习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获得一种最优。而西方则接受整体承担一定不自由的前提下,保证少数个体的自由。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