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月14日讯】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 漏泄春光有柳条”。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的风采,自古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插柳戴柳之俗
中国古代,每到清明,不论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大户人家还要将燕子状的节日食品串在柳条上。前往郊外祭扫或踏青游春的时候,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将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姑娘们则将柳枝斜插在鬓角,乘坐的车轿上也要插挂柳枝。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郊外踏青归来轿顶插柳的图景。在南方一些地区,清明前还把井沟清理得干干净净,并在井边插上柳条。由于清明期间城中柳枝奇货可居,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串街走巷叫卖柳条的小贩。
“清明一霎又今朝 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 一枝斜插绿云娇”清诗人杨韫华的几句诗把清明节插柳的民俗描绘得准确自然、恢谐有趣。
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这时的柳条象征着春色长留人间,象征着戴柳人永葆青春的美好心愿。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柳既是很容易扡插的树种,又是极易长大的速生树木,可谓生机蓬勃,因而,戴柳又有祈愿前程发达之意。现在中国北方及闽台等地民间还有清明插柳戴柳的习俗。
折柳赠别之俗
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此后“折柳”在诗文中为送别的同意语。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 离开的人多到此地,折柳赠别亲友。
古人临别折柳相赠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长;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诗《渭城曲》。诗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柳示爱之俗
“系春情短柳丝长 隔花人远天涯近”。春柳婆娑袅娜,万缕千丝,正是情意绵绵的爱的绝佳象征。赠柳既能传情,亦表示忠贞之爱。于是,自古以来,春柳就成为文人墨客笔下赞美爱情的题材。唐人孤独及《官渡柳歌》诗云:“远客折杨柳 依依两含情”,写出了情人在柳下相赠柳枝,倾吐内心的缠绵恋情。
射柳竞技之俗
“端午祈雨置天棚 乐园东南柳色青 分朋赛射柔条断 赢得神箭誉满营”。古人有射柳的娱乐活动。即在距离柳树一百步远的地方,用弓箭射击悬挂的柳叶。这一活动起始于战国,流行于汉朝,至唐时,被官方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战国策》载,楚国射手养由基身怀绝技,能“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
爱柳雅趣风尚
春秋时,有个柳下惠,原来不姓柳,因为很爱柳于是改姓为柳;东晋陶渊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溏掘土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更自称“柳泉居士”;清末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时,命令军队在河西走廊沿途种柳,长达数千里,人称“左公柳”。
柳的文学形象
柳作为文学形象出现是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微》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兮 雨雪霏霏”之句。西汉枚乘《忘忧馆柳赋》则是第一篇柳赋。历代诗人以柳入题,歌咏不绝。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北宋词人晏殊《寓意诗》),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宋代词人辛弃疾《摸鱼儿》)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纵观历代诗文,有关“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桥柳”、“隋堤柳”、“青门柳”、“东门柳”、 “亭柳”、“烟柳”、“风柳”……诸多柳诗、柳赋、柳记、柳词、柳曲,对杨柳的歌咏和与柳有关的民俗的描写,构成了中华“柳文化”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