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月12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5年4月6日
中共的一切计划和梦想,都与苏联将来参与解决远东问题挂上了钩。他们希望问题解决得对特区有利,因而能把原来寄托在美国身上的、已经破灭了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起来。这已经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党内力量的重新组合。
中共中央主席原来的亲信—情报局长、彭真、 还有那些当地政府中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们,都是那一条非常令人憎恨的政治路线的代表人物,他们现在大大丧失了原先的威风和势力。这不难解释。因为从因想上摧毁“莫斯科派”的斗争,只影响到这一派的王明、博古、洛甫等一些代表人物,而党员干部和非常人员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则触动了全党。就连军队和党的高级领导人,也都受到这样那样的打击。
世界的力量对比已经改观,苏联威信在迅速提高,这不可能不影响毛泽东的态度。现在,他不得不另外物色一批可以信任的人。在外交方面,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人。毛泽东现在不得不同博古合作。这些人都不会忘记整风时所蒙受的耻辱。军队干部也不会忘掉这个耻辱(当然,谁也不敢用这个词来指康生的活动)。现在彭德怀、朱德、聂荣臻、叶剑英、陈毅等军队同志,又受到毛的恩宠了。他们强大得足以反击康生了,他们是绝不会错过良机的。
原定由任弼时来对1931-1935年期间党的政治路线作评价。由于某种原因,他的报告从大会日程中取消了。
代表们都十分憎恨康生和彭真。
斯大林的信,《消息报》上的文章,还有同美国人会谈的失败,表明靠拢苏联是惟一正确的方针。这一进程在发展中。
换句话说,在目前情况下无视莫斯科,那就太危险了。这也就是说,党内的妥协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毛泽东赶紧从日程中取消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或多或少反映了他的反苏政策,他抵制共产国际影响的斗争和其他可能对毛泽东不利的种种“业绩”。
这样,才决定不让康生和任弼时在大会上发言。
1945年4月7日
毛泽东从大会日程中取消了两个最重要的报告:康生和任弼时的报告。
中共中央主席下这步妙棋,就能缓和一下甚至完全挡住对康生及其同伙的打击。否则,他们在大会上是够受的,因为党员干部和非党人员审查委员会的这批人,在党的生活中充当过像宗教法庭审判官那种角色。
然而,要悄悄地把这个问题遮掩过去,是不成的。首先,整风是毛泽东的得意杰作。第二,引起莫斯科注意大会上可能突然爆发的争吵是愚蠢的。因此,情报局长的报告草稿,将提交目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全会扩大会议去讨论。
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们,就去忙着讨论当前事务算了。关于军事和政治问题的报告还不够他们操心的?同时,也不要去批判和辱骂”莫斯科派“了(因为一批起来骂起来,毛的民族主义势必会暴露无遗)。是的,”不要去搞了“。中共中央主席似乎很怕发生这种情况。同季米特洛夫通信的详情,他还记忆犹新。如果在远东关键事件发生的前夕再出现类似的政治问题,情况又会怎样呢?
毛并不怕在大会代表面前暴露自己(这他倒觉得挺有把握,因为他是领袖嘛!),他怕的是在莫斯科面前暴露自己。因此,他提议把主要的也是最使他伤脑筋的问题,提交中央全会而不是代表大会去讨论。第一,全会不是代表大会。此外,控制全会要容易得多,何况全会也不会引起外界很大注意。
当前切不可在政治问题上和军事问题上引起争论—这是毛的计划中极关重要的一点。代表大会要能这样开,就可以向全世界、特别是向莫斯科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真是坚如磐石。
这还旨在于掩盖毛的政治投机中另一个欺人手段。由于代表大会不对党内政策进行任何讨论,所以这自然被理解为代表们以至全党都一致同意这种党内政策,把它看成是绝对正确的。换句话说,毛泽东的总路线将不经讨论或辩论而无条件地获得通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