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2月17日讯】华夏民族对戴帽十分重视。《国语》有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帽子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品,大多时候是用来显示身份、地位、修养、甚至学识的,所以古人对戴帽子十分讲究。
冠礼
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人看来,冠礼是对一个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这个治国的根本的基础之一。所以,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正式“结发加冠”,举行隆重的“冠礼”。
古代小孩头发不剃,最初是自然地披垂于肩的,这在古代叫做“垂髫”或“垂发”。稍后,随着年龄增长,大人便将他们的头发聚束于头顶,并且打成丫髻盘在头顶左、右两边,因其髻形状如角,所以这种做法在古代叫做“总角”或“总发”。等到男孩长大成人之时,这时才举行冠礼。
冠礼都是在祖庙之中举行的。亲自主持这种隆重仪式的,大多是受冠者(即接受冠礼的人)的父亲或宗族中德高望重者。古人的冠礼十分繁琐,大致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
1.卜筮:古人遇事,都得卜筮,冠礼更是如此。“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就是指冠礼举行之前,要事先通过卜筮选择举行冠礼的吉利日期,和为受冠者举行冠礼时所应邀请的来宾。卜筮的地点还必须在祖庙里进行。
2.挽髻:挽髻,就是将受冠者的头发聚束于头顶挽成发髻。这项工作,大多由辅佐加冠的来宾去做。加冠之日,主人(受冠者之父)先在其祖庙偏北的位置设置好受冠仪式的席位。接着,主人又在席南陈列好梳头用的篦子,包束头发用的黑色绸子。加冠仪式一开始,受冠者由辅助加冠的来宾从东房揖出,辅助加冠的来宾在指定的席位上为受冠者梳头、挽髻、加簪。
3.加冠:加冠就是卜筮选定的加冠人给受冠者戴冠。
这是一般士人的冠礼,其冠为三加。若是诸侯的冠礼,其冠为四加,即在士冠礼三加的基础上,四加玄冕;若是天子的冠礼,其冠则为五加,即在诸侯冠礼四加的基础上,五加衮冕。
加冠毕,这时负责加冠的来宾才对受冠者授之以“字”。“字”,就是表字,这是孩童长大成人举行冠礼之时由亲友根据“名”的字义而另取的别名。冠身被“冠而字之”以后,整个冠礼就算基本结束了。
古人认为,冠礼是一辈子的大事。应该戴帽而未戴的,是不合礼仪的。《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卫国内乱,子路被骚乱者砍成重伤,他用以系冠的缨(丝绳)也断了。临死前,子路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自己的冠帽戴端正,结好缨,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
古人冠戴的种类
冕:“冕”是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说文解字》上记载:“冕,大夫以上冠也。”
古代的皇帝,又称“天子”,天子的冕冠是君权神授的象征。冕冠上的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冕板上面涂青黑色,下面涂黄赤色,象征天玄地黄;用五彩的丝绳把玉珠串起来,挂在冕板的前后,象征岁月流转;用丝棉做成球饰,垂挂在耳边,是提醒君王不能听信谗言。天子的冕冠戴在头上时要前低后高,象征君王对百姓的关怀,这也是“冕”字的本意。
冕冠总是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弁:古代贵族男子戴的一种仅次于冕的帽子,通常配礼服用。弁分为两种: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冠,在祭祀时用;用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冠上镶有缀有珠玉宝石,在田猎战伐时用。
胄:古代战士打仗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胄”是先秦时期的称呼,宋以后则多称为“盔”。
巾帻:“巾帻”简单说来就是包头发用的巾布,又称幅巾或帕头,最初是普通百姓用来束发用的,自汉元帝始,贵族及上层士大夫们在家宴居时也用巾帻束发。到汉末戴巾帻成为雅尚,为文人与武士所好。
巾帻的形式甚多,主要有软裹、硬裹之分,软裹只是用巾裹发,其外型多不稳定,硬裹则以藤制,外罩布并涂漆,也有以桐木衬之,再裹巾或帻,使其外型固定美观。
古代男子所戴的巾帻可分为“缁撮、幅巾、结巾、雷巾、儒巾、纯阳巾、东坡巾、纶巾”这八种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