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延安日记(154)

【新唐人2012年12月15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5年3月19日

毛泽东向来是不下小赌注的。延安当局对观察组的态度,随着他的意旨而急剧改变。观察组的代理组长,陆军少校雷.克罗姆利,立即向重庆报告了一切情况。

重庆的气氛更紧张了。

尽管如此,美国人还是在设法使国共双方和解(他们仍然希望拟订出一个能为双方接受的协定草案)。

蒋介石力图保住他对全国的统治。共产党代表所提出的要求,正好就是打击这种统治的基础的。美国人试图说服蒋作出让步。他尽管不愿意,倒还真同意了。但是,中共的代表偏偏采取了“不妥协”的立场。美国继续对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施加压力,但这立即使在延安的观察组自食其果。

在重庆发生了一场大争吵。赫尔利显然已陷于绝境。

克罗姆利少校会见了叶剑英,并以适当的形势表示了抗议。但叶剑英在这一点上早已得到了明确的指示。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克罗姆利少校,国共关系的恶化完全是美国人的过错。形势日趋紧张。康生显然处于孤立。
———-

延安的阴谋使我对政治产生厌恶。但政治是现实。生活在政治之外是空想。严酷的政治现实,比起任何的空想都要好些。

延安的气氛沉重而紧张。

代表大会的命运将由中共的一切扩大的中央全会来决定。全会将“润色”大会的报告,并挑选出几个要出台的重要人物。

1945年3月20日

美国人正在努力用非常独特的方式来控制矛盾重重的局势:在延安不断举行宴会。他们不只是想恢复良好的关系,而且由于他们看出了中共党内普遍存在的情绪,想再次把毛泽东“拴住”。

他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用希望“能以某种方式解决武器供应问题”之类的话来把他拴住。事情的发展也许同当初主张向延安派出观察组的人的意愿大相径庭,但这个组肯定束缚了中共中央主席的手脚。他等待着,盼望着。时间过去了,但他为之而担风险的事业—和美国建立友好关系—依然没有取得进展。虽然有时毛泽东的确不怎么听话,但他还是耐心地忍受着这种束缚。

安德烈.雅科夫列维奇因此给在延安的美国班子起了个浑名,叫“等着瞧的使团”。

但是,形势变了,美国人现在看清楚了。毛已表明他的政策的倾向。同美国人进行的赌博,看来是快要结束了。

1945年3月22日

宴会一个接着一个。多么混杂的人群啊!有美国职业情报官员,当地政府和党的工作人员,康生和李克农的人,有时还有来采访的记者。观察组无限制地供应美酒,使他们保持着既定的节奏。

美国搞情报的小伙子们都是好样儿的。除了一两个人外,观察组可以有把握地组成一个相当不错的足球队。都是精选出来的小伙子,身材魁梧,有自信心。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儿很大方。在宴会上,威士忌、啤酒、巧克力、面包、罐头食品、黄油,应有尽有!对当地政府要员来说,这太诱人了。

现在,我在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家里,颇为经常地发现桌子上有黑白牌威士忌。甚至这威士忌商标上的两只小狗的剪影,都成了我熟悉的东西了。约翰尼.沃克牌的威士忌是这儿最常见的一种威士忌,装酒的瓶子是四边形,看起来像纪念柱一般。不过,老百姓是没有这种口福的。

陈毅是个贪吃的人。他对招待会有特殊的嗅觉。哪里有威士忌和茶点,你就能在哪里听到他的笑声。

一般来说,延安的高级官员不参加这种宴会。双方都只有大人物的喽啰们参加。他们喝啊,喝啊,既能贪杯解馋,又履行了公务,好使对方泄露消息。当特务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职业;肝硬化是不可避免的了。

中共领导围绕着即将在党的七大上做的报告,展开了激烈斗争。(待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