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阴霾 耕地活化成功关键

【新唐人2012年12月02日讯】 休耕地活化政策专题2之1

(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2日电)农委会最重要的休耕地活化政策明(2013)年要上路,台南崑滨伯等中老年农民认为,确保农地出租去除三七五减租阴霾,是成功关键。

84岁的崑滨伯老当益壮,仍是2甲地两期都耕种水稻的老农民。

他说,他今年种的香米丰收、价好,预计今年扣除其他成本支出,可有20几万元收入;但若要年轻人回乡务农种田,养自己加娶妻生子,每人至少要耕作6甲地,才能养家活口。

休耕地活化政策鼓励年轻人返乡务农,但前题是必须让土地休耕的老农,愿意将手中的农地出租才成。

崑滨伯说,他认识的老农中,也有人是2期都休耕的,他们明年愿不愿意因为政策起跑,将减少第2期补助(新台币4.5万元),只剩补助第1期休耕,而将农地租出去增加收入,他也“不知道。”

农委会休耕地活化政策一再强化相关措施,为鼓励休耕地主将农地租予新农耕作或自行耕作,推出种植进口替代、外销潜力及地区特产作物,也享有补助的措施,以提高活化耕地诱因。崑滨伯说,老农之前因少补助1期而反弹,现在有新奖励补助后,比较能接受。

但崑滨伯及一位60岁杨姓农民表示,很多老农不敢把地出租,是怕像过去三七五减租一样,农地不见了。

当农委会补强机制,规划乡公所及农会所设农银承保农地出租作业,并开具租地契约,想让老农安心。崑滨伯及杨先生说,这样一来,农民就会安心;可以看看明年上路后,老农前去登记出租情况如何了。

农民陈(峰)昇是逆势投入大佃农达21年的典范,目前近50岁的他说,他能做到承租210公顷农地的大佃农规模,全来自他坎坷、颠沛流离的人生,让他什么都去做,没叫苦,才从零做到现在的规模。

因种菜的老家贫困,他国小不仅要帮种菜,天没亮的凌晨就要到批发市场去卖菜;还去屏东的化学工厂做化学分装童工,幸而至今身体没有后遗症。

他指出,约22、23岁退伍后,与手足合开成衣加工厂,因为想法不同,他转而从事代喷农药工作,正常一天可喷洒80、90公顷,最高记录一天喷洒140公顷,以量冲高赚取每公顷500、600元的酬劳。

这段期间,他开始了他的大佃农事业,他说,至今已有400、500位农民将地租给他,而他机械化耕作的稻田,能100%不用化学农药,但还有用化肥;尚未考量全面有机栽种,主因是认证成本过高;如今他77年次女儿已返乡2.5年,参与其中10公顷农田的耕作,成功将大佃农做大规模,并延伸到第二代。

目前全台2期都休耕的地约5万公顷,占比最大的台南市计有1万2571公顷农地是2期都休耕。台南市农业局长许汉卿乐观评估,只要休耕地活化政策能取信于农民,免去三七五减租阴霾,加上第2期活化栽种可补助作物提高收益,他预计,明年可望让50%的台南市2期休耕地活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