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16日讯】历史的镜子很奇特,常常是时间离得越远看得越是清楚。
究竟怎么看十年来的“胡锦涛时代”?好话说尽者称其是“黄金十年”,对此,中共十八大和民间舆论的评价莫衷一是。其实,只要竖一个时间标尺,假设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后,再来看这十年,一定会更清晰。就像我们现在看晚清改革夭折的史实,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那些诡谲的权力博弈被剥下迷离扑朔的御用包装,历史进程的脉络真相自白。
清王朝从一八九八年的戊戌变法起开始改革,因义和团事件逃亡在外的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于一九○一年推动了比戊戌变法更进一步的变革,史称“清末新政”。一九○四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专制大国俄罗斯,让大清朝野见识了国家政体的威力。一九○五年十月,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查,拟出立宪方案。随后设立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一九○八年八月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一九一○年十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预备立宪期九年改为五年,定于一九一三年召开国会,一九一一年先成立内阁……。
看得出来,当年的精英们为了力挽大清国的命运,推动了一系列政治变革,这些变革远比一九八○年代中共的所谓“开放改革”要深刻。由于被既得利益的皇族权贵捆绑,如一九一一年五月,清政府组建以皇族为主体的新内阁,终于在同革命的赛跑中,五个月后输给了武昌起义的那一声枪响!
曾几何时,迅速崛起的希特勒纳粹帝国、日本军国主义,包括被中共称作“老大哥”的前苏联,都曾经在这个世界的某一时间段上,兴风作浪,不可一世,如今却已灰飞烟灭。正好比“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即便是六十三年前中共建政,随着时间的推移,披在他身上的种种伪装乃至最后的一块遮羞布都被扯了下来──集古今中外极权之大成的一党专制,在共和宪政的历史上不就是一种倒退吗!
胡锦涛上台之初,自诩“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一时间被肉麻地吹捧为“胡温新政”,有胡氏标记的“科学发展观”在十八大又载入了中共史册,但他为毛左回潮大开绿灯终于酿出薄熙来案,并引发一系列连环权力恶斗,暴露制度性腐败已然是晚期癌症,全社会官民对立已经变成了一座随时会爆发的活火山。受制于权贵既得利益集团,中共十八大拒绝了“补台派”的政改呼吁,胡以“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之名,宣示了习近平第五代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只摸石头不过河”的死路。完全是一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自寻”的架势。
此时此刻,提起十年前的“胡温新政”,你就觉得可笑,尤其是在美国大选的对比之下,在逾九成的中共中央委员,包括子女、孙子孙女和兄弟姊妹等直系亲属已移居海外、新一波的富人移民潮正在用脚投票的时候,更像是对胡锦涛的无情鞭挞。不难设想,百年后,当人们再回看胡锦涛执政这个时期、再来看中共十八大,就像晚清改革受制于皇族权贵而坐失良机一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之所感叹的,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都没有挣脱的一种恶性循环。只要中国一天不建立民主宪政,就一天难逃“后人而复哀后人”的宿命。
文章来源:《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