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06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6日电)教育部宣布“常态性大专学校学杂费调整方案”暂缓研议,待社会冷静再讨论,民间团体也盼趁此时,全盘检讨高教经费问题。
学费调整方案草案公布后,各界批评声浪不断,学生团体更于日前瘫痪公听会,坚决反对调涨学费。教育部次长陈德华6日晚间宣布,相关研议程序将暂缓,原订今年年底要走完的程序,最迟会延至明年4、5月。
陈德华强调,建立“可长可久”学杂费调整机制的目标“没有改变”,教育部不乐见每年都要吵一次学费议题,平添社会的纷扰和冲突。但现在时机不是那么好,比较无法理性讨论,才会决定暂缓。
陈德华表示,学费的问题核心在于“怎么样对学生最有利?”一直不调整、把教育成本向下拖住,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也要取得学生的信赖,把学费用在有用的地方,各界需要冷静下来,找出一个大家都可接受的方向。
对于暂缓研议的结果,学生团体并不领情,仍决定明天上午集结百人到教育部抗议。参与行动的东海大学社会系二年级学生徐汉华表示,教育部只是“缓兵之计”,完全看不到诚意。
徐汉华认为,台湾大专的学费根本不该调涨,而该朝“公共化”的方向发展,全面调降学费。教育部不该把“反重分配”当成调涨的理由,将成本全数转嫁给学生和劳工家庭。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吴福滨表示,现在讨论如何调整学费,时机真的不恰当。尤其近年来物价飞涨、薪水倒退,年轻人承受严重的失业问题,还有沉重的学贷负担,政府应该苦人民所苦。
吴福滨建议,在暂缓研议的这段时间,教育部应尝试把各大专院校的教育成本仔细清算,看看学校究竟把钱花到何处,再来决定是否有必要调整学费。一些财务不健全的学校,则应强制调降学费。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副秘书长罗德水表示,暂缓学费调整机制,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台湾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考,究竟高等教育有走向市场化、商品化,还是要往“公共化”前进。
罗德水认为,现在大学都是预设“使用者付费”的立场,觉得钱不够用了,就把脑筋动到学费上。其实现在大学学历已是就业的基本门槛,每个人都需要念大学,政府应该思考将高教走向公共化,开征教育捐、资本利得税,让资本家多负担一些,而不是把重担都压在受薪阶层上。
学费调涨是每年注定要上演的一场教育大戏,学校、学生双方呈现拉锯,几乎都无法退让。教育部在景气不佳的当下,提出一个长久的运作机制,算是很有勇气,但细节仍有许多可讨论之处。不论是哪一方,都该冷静下来,避免流于“民粹式”的喊价和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