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28日讯】(新唐人记者李韵综合报导)近来,网上对已死亡36年的中共党魁毛泽东,进行了一些激烈尖锐的揭露,“红四军领导人刘安恭就曾指名道姓地批评毛,并说“朱德是拥护中央所指示的”,指责毛泽东是“自创原则,不服从中央指示”。当年所谓的红四军里也有不少人认为毛泽东“大权独揽。”而毛泽东也在这次中共内部斗争中遭遇了一生中唯一的自下而上的罢免。
朱毛之争
《炎黄春秋》署名赵广瑞的文章叙述了这一历史。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之间在建军原则的问题上就有意见分歧。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上曾提出分散红军。而刘安恭的到来和中央的“二月来信”,使得红四军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加深,从而引发了“朱毛之争”。
刘安恭就任临时军委书记没几天,在主持红四军军委会议时作出一个决定:“前委只讨论行动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下级党委限制上级党委的权力,其实是针对毛泽东个人的。
因为当时红四军党内有不少同志对毛泽东是有看法的,认为“毛泽东一切事情集中于一人身上,既是前委书记,又是党代表,又是政治部主任,大权独揽。”临时军委能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的。
刘安恭还以中央代表的口气指名道姓地批评毛泽东,并把红四军党内分成两派,说“朱同志是拥护中央所指示的”,指责毛泽东是“自创原则,不服从中央指示”。
刘安恭从苏联一回国,就被派往红四军,他看不惯毛泽东的“山沟沟里的马列主义”和“自创原则”,于是他照搬苏联那一套经验来处理初创时期红军内部事务。
5月底,毛泽东在福建永定的湖雪村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会上就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发生争论。其焦点就是红四军党内是否要设立军委。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名为四军,就要有军委。前委管得太多,权力太集中,是“书记专制”“家长制”。
一种意见认为:由于战斗频繁和部队经常转移,由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更有利于作战,不必设立重迭机构,并指责前一种意见是“分权主义”。这次会上,争论的意见未能统一,前委书记难以继续工作,刘安恭因此被指责为“托派”。
6月8日,前委在上杭白沙镇的下洋召开前委扩大会,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仍然是对前次会议争论的焦点继续进行争论。毛泽东提出自己的四点看法,并书面提出辞职。会上,前委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撤销临时军委,刘安恭的军委书记之职被免除,会后,前委还决定毛泽东的前委书记由陈毅代理,陈并兼政治部主任,但争论仍未解决。
6月22日红四军召开“七大”,陈毅宣读了对朱毛的处分决议:“朱毛在党内外负责重要工作,不能因某种政策和意见不同而互相怀疑、互相猜忌,给党以不好的影响。朱毛有同等错误,但毛因负党代表与书记之工作,对争论应负较大的责任,”
对“毛泽东予以严重警告,朱德予以书面警告,”“朱毛两的走留问题由中央处置,在中央未派人来以前,可继续工作,仍为前委委员”。
决议中也批评刘安恭“把四军分成派,说朱是拥护中央所指示的,毛泽东是自创原则,不服从中央指示,这完全不是事实,并指责刘一面之词,这种轻率的工作是不对的。
毛恼火落选前委书记
但朱毛之争并没因陈毅的讲话而改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红四军的“八大”以后。
在“七大”上,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毛、朱、刘等人当选为前委委员。前委书记的落选,使毛泽东受到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自下而上的罢免。
特别陈毅在“七大”上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使毛非常恼火,他怒斥陈毅搞折衷主义,表示不取消陈毅主义他决不回红四军。
中共夺取政权后,在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就宣称,列宁在世时,许多人批评他独裁。说:政治局只五个委员,有时还不开会。列宁回答很干脆:与其你独裁,不如我独裁好。他还狡辩说,只要正确,不要推,不如我独裁;也开点会,不全是独裁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