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13日讯】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外媒体难得意见一致地使用了一个形容词:“恐怖”。只要你看到那些照片,恐怕很难得出其他结论。所有的旅游景点和著名商业区全都被人潮淹没,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低下头根本看不到地面,全是人脚,抬起头大人只能看见人头,小孩只能看屁股。
美国《洛杉矶时报》说它“恐怖”,是因为拥挤的人潮、成吨的垃圾、餐馆宰客,以及停车场般的高速公路。当然,也有很多老外把这些看做中国经济发展的路标,有人说它释放的信号很复杂,也有人从中读出中国经济的光明前途。如果观察者对中国的状况了解得更多一点,稍微深刻一点,恐怕就很难得出乐观的结论。对于这种极端状态的人潮,另一种解读就是民族生存空间之极度匮乏。在生态经济学家或人口学家眼中,这无疑是灾难的象征。在一位历史学家眼中,它可能就意味着战争。记忆犹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都提出了“生存空间”诉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极大地舒缓了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紧张状态。而希特勒更是以“扩大生存空间”成功地煽动了德国人。最近中国黄金周所呈现的人潮,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未所闻见的。即便排除了高速公路假期停止收费、全国统一长假等因素,这令人恐怖的滚滚人潮仍然准确地反映了“生存空间”之困境。我得不出任何乐观的结论,就让我成为一只遭人讨厌的乌鸦吧。
让我们用一种大尺度眼光来分析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问题,这样可能避免缠绕细节而把握整体。十八世纪之前,中国不存在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当人口增长到3~4亿时,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生态经济学家何博传的研究,中国人均耕地勐然从30余亩(清亩,比市亩稍小)降至4亩以下。当人均耕地降至历史最低点1.75亩时,暴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具有鲜明土地诉求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太平天国革命可视为人口压力超过了土地最大承受力的一个标志。太平天国革命造成了人口锐减,但其后急剧增长,画出了一条极为可怕的增长曲线。为了抵抗人口压力,加大土地承载力,中国早已采用了世界上最细密而强悍的措施提高单产(取消传统农业的轮作休耕,提高复种指数;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扩大灌溉面积;推广高产品种;超量投入化肥与石油;限制农民改业;以行政指令控制粮食生产等等),在目前条件下,土地的潜力已超过极点。而且,在长期大规模开荒之后,可开垦荒地已耗尽。也就是说,中国国土承载力早已超过极限。前全国人大环境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和国家环保局顾问、生态经济学家李金昌二十年前合著的《中国人口与环境》一书指出:“按照中国的国情,中国最适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16亿左右,超过这个数量,就会发生全面崩溃”。更早一点,二十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小组”曾宣布:“我国土地资源潜在自然生产力……其理论的最大承载人口能力约为15~16亿人。在严格控制人口的条件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资源承载极限;若按目前人口发展趋势看,2015年中国人口将提前突破这一极限,此后,除非大规模地输入农副产品,缓解农业资源压力,或者大规模向世界各国输出人口,否则别无他途!”七年前,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指出:““我们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对环境进行了最可怕的破坏。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的人口增加了一倍,生存空间却减少了一半。”
真是令人扼腕长叹!
对于我,只要一想到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一看到愤青们充满仇恨的战争叫嚣就不寒而栗。但愿我们不要步德国和日本的后尘!
文章来源:《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