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08日讯】 (美国之音电)华盛顿 — 1961年,美国总统甘迺迪携夫人杰奎琳·甘迺迪访问法国。在一次宴会上,甘迺迪自称:“我是陪杰奎琳·甘迺迪到巴黎来的那个男人,我很享受这次旅程……”
此后,“第一夫人”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日益突出。比如,选民们会有这样的印象:罗莎琳·卡特经常去参加内阁会议并且对丈夫喋喋不休地提出政策建议;南希·里根靠看星相来替丈夫卜吉凶;希拉里·克林顿曾直接主持医疗改革……许多第一夫人对政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枕头风”的程度。
即使还没有入主白宫,总统候选人配偶们的表现也至关重要。她们是丈夫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言一行都落在选民眼中,今年的总统大选也不例外。
2012年8月28日晚,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中,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妻子的安·罗姆尼一身火红色的套装走上讲台,对与会的代表以及全国的电视观众发表讲话。
这位一辈子在相夫教子中度过的女性回忆了两人刚刚结婚时的生活:他们住在租来的地下室,五个儿子接连出生,夫妇两人分担家务;她讲到丈夫当初创业多么艰难,工作又是多么努力;讲到罗姆尼在创业成功之后如何帮助他人,如何承担社会义务;讲到她自己的患上了严重的多发性硬化症之后罗姆尼如何对她百般呵护。
“自从那个迷人的高个子青年将我从我们的第一次舞会上带回家之后,已经过去了四十七年,”安·罗姆尼深情地说,“这是美国需要的人。这是个每天醒来之后就会决心去解决他人无法对付的问题的人。这个人会比其他人更努力的工作,让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容易一些。”“作为妻子、母亲、祖母、美国人,我今晚在这里保证:
这个人不会失败。这个人不会让我们失望。这个人将会让美国兴旺!”
她的话音刚落,罗姆尼就出现在台上,当众亲吻拥抱妻子,会场上立时欢声雷动。
一个星期后,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斯维尔召开的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身着一件红色的晚礼服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大会的讲台上。
她声情并茂的讲话几乎是安·罗姆尼发言的翻版。
“我爱的就是巴拉克这个人。即便是在巴拉克是个参议员与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对于我,他仍然是那个开着一辆破车来接我去约会的那个人。那辆车如此之破,以至于我 能够从座位旁的一个洞中看到露面。他还是那个他为之最骄傲的财产就是从垃圾堆里捡到的一张茶几的人,那个只有一双小了半个号码的像样的鞋子的人。”
米歇尔感动了现场的观众,许多人不由流下了眼泪。
有意思的是,安与米歇尔在日常生活中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国女性形象。自从嫁给罗姆尼后,安从没有出外工作,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罗姆尼初涉政坛,竞选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时,安每天都帮忙拉票。虽然外形靓丽,她在镁光灯前却显得相当拘谨,招来媒体批评,觉得这位贵妇人不懂民间疾苦。竞选失败之后,安曾公开说,她再也不会去参与任何的政治选举了。后来,安相继得过两场大病,都是在罗姆尼的悉心照顾和鼓励下痊愈。这无形中磨砺了安的个性,也成为罗姆尼难得的政治资本。选民们觉得,生活中的磨难让这对生长于财富和名望中的夫妇显得平凡可亲。
相反,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则是成功职业女性的代表。与她一样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美国第一夫人只有毕业于耶鲁法学院的希拉里·克林顿和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专业的劳拉·布希。米歇尔在哈佛法学院毕业后,进入知名的芝加哥西德利·奥斯丁法律事务所实习。在那里,她遇到了前来实习的另一位哈佛法学院毕业生巴拉克·奥巴马。
米歇尔的家庭在芝加哥的政治上与在黑人教会中都非常活跃,而奥巴马则是个在本地没有根的非洲裔,父亲来自肯尼亚,母亲是夏威夷的白人。在与米歇尔接触之后,奥巴马开始跟随米歇尔进教堂、入社区,才开始逐渐地融入芝加哥的黑人区,总算在那里扎下了根,并且从那里步入政界。从这点上说,米歇尔给奥巴马带来了黑人社区的大力支持。当上“第一夫人”后,米歇尔按照传统第一夫人的模式,专注于装饰房间、整理花园,推动健康饮食,控制儿童肥胖等社会项目,力争做奥巴马身后的好帮手。
一柔一刚,性格形象反差巨大的安与米歇尔,却不约而同地在今年的大选中充当起丈夫的“政治贤内助”。于是,主妇型的安·罗姆尼在演讲时身着职业女性的西装套裙出场;而律师出身的米歇尔·奥巴马选择却选择主妇们参加晚宴时喜爱的露肩曳地长裙。二人从外表到言谈,都经过精心策划,目的是以符合第一夫人的传统形象来助丈夫一臂之力。她们同样在对选民说:我很爱我的夫君,他是个好丈夫。请大家信任他,选择他。《商业周刊》用这样的标题来形容两人的讲话:“米歇尔·奥巴马和安·罗姆尼各自给夫君加了分”。
美国是一个平民国家,没有欧洲古老的王室和贵族。这一点令美国人感到既骄傲,又遗憾。美国选民们私底下会羡慕王室的气派,并会不由自主地要从民选总统和第一夫人身上寻找贵族式的身影。于是,美国人会经久不息地热爱杰奎琳·甘迺迪。尽管近些年来,美国人的个人主义盛行,单身、单亲家庭、同性婚姻等等为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再被视为异类,但美国人对家庭价值的信奉依然坚定,他们将这完美的梦想寄托在“第一家庭”的身上。
每逢总统选举年,当美国人决定选票归属时,考虑得就不再是候选人本身了。选民们希望选出一个“夫唱妇随”,和谐美满的第一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