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7月30日讯】华夏古圣人最为看重人心的教化,因此非常重视音乐,都以作乐为必要的大事,用其善化民众。中国乐教的传统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上古五帝之世,即已制乐施教。所谓“乐者,德之华也”,这些乐主要用于敬天事神,内容包括祭祀天地神明、祭祖、外交、内政、设庙乐、建乐制、定礼制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和、庄重,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乐在礼仪中成为沟通人和天地神明的桥梁与纽带, 达到与天地同德,与万物和谐,如《易书》中写道:“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天生圣王,制礼作乐”。
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是一切理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圣人有德而且行道,“圣王以道治天下”,以纯正之心去体悟宇宙和人生,感通天地万物,“只为苍生不为身”,即所谓“内圣外王”。乐之所以能为教,是因为乐的形式最为人民喜闻乐见,乐有音调,有节奏,有强烈的感染力,闻声而心从,润物细无声,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义。《礼记》上说:“古代的圣王制礼作乐并不是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来。”五帝时代是德治社会时代,君王以德配天,宣道治世,其乐教体现出对天道真理的追求、体悟和对道德正义的彰明,“圣王乐舞”集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成为中国古代雅乐的一种典范。
一、黄帝之乐《咸池》、《清角》、《云门》
黄帝被称为华夏的“始祖”,他顺天而治,行道天下,定历法,播百谷草木,创文字,建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人们谦让和睦,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黄帝令乐官伶伦制定音律,伶伦在山谷中找到适合的竹管,吹它的声音作基本音,就是“黄钟之宫”,又制成长度不同的十二个管,应十二律吕,并以他听到的凤凰的鸣声来校正它们,后来又相应铸了十二个钟作乐音的标准。至今人们还常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文辞的正大、奇妙、庄严。伶伦制完音律后,便于仲春二月乙卯的那天清晨,当太阳刚刚出现在奎方位的时候,由伶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因咸池在古时被视为日出之处,黄帝将此乐曲命名为《咸池》,而该日恰好是节气春分,为仲春之月的标志,因此“仲春乙卯”这个特殊的日子也就流传下来了。《礼记》中对于“咸池”二字还有这样一种解释,咸作皆,池作施,极言布德之广,“黄帝曰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
黄帝祭天于泰山时,制作了乐曲《清角》,人称天乐,曲调昂扬激荡,感天动地,流传后世。当时黄帝在西泰山会合天下诸神,大象驾车,蛟龙出显,雨师洒道,风伯扫地,凤凰覆于上,虎狼伏在前,鬼神后随,场面何等壮观!
《云门》是黄帝制作的祭祀歌颂“云”的乐曲。《史记》中记载:“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左传》中记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黄帝受天命治理天下时,天上有祥云出现,所以以云纪事,以云命官。可见云在上古时期就被赋予了极为特殊的内涵,携带润育万物之甘霖的云,被视为一种祥瑞的象征。黄帝令人演奏《云门》时,盛况空前,百官皆来聆听,万民齐来瞻仰,连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也都聚集而来,人们称赞黄帝创制万物,百姓安居,其盛德就象天上的祥云一般。《周礼》中记载说:“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可知《云门》在《周礼》中被作为祭天的乐舞。
二、颛顼帝之乐《承云》
颛顼帝为人仁德、智慧,他依顺天理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神明,四方慕德而服,鸟兽尽皆感化。据《史记》记载,颛顼帝的辖区非常大,疆域北到幽陵,南到交趾,西到流沙,东到蟠木,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没有不归服他的。
颛顼帝自幼爱好音乐。他听百鸟鸣啭,听到八方来风掠过大地发出熙熙锵锵的声音,十分悦耳,赞叹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和万物各种美妙的声音,命大臣飞龙模仿“八风之音”作乐,命名为《承云》,以赞颂上天的盛德和表现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以祭上帝。所谓“八风之音”就是来自大地各方的风声,因不同风向的风特点不同,有宏有细,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清有浊,有锐有钝,有平直有曲折,千态百状,是复杂多变化的,韵味不同,是宇宙间的一种自然音乐。《吕氏春秋•音律》记载:“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天地之风气正,则十二律定矣。”
颛顼帝还教百姓制作琴瑟,并学习弹奏琴瑟,于是人们劳作之余都在弹奏。颛顼帝又制作了鼍鼓,并命人铸造了一口洪钟,在每次演奏《承云》乐曲时,先击鼍鼓,悠扬的琴瑟声传遍四方。最后伴随钟声朗朗,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天际。
(待续)
文章来源:明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