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7月13日讯】一直有人主张,在一党专制的前提下实行党内民主。
有人希望它能成为多党民主或曰全民民主的替代物,有人则希望它成为从一党专制到多党民主的过渡。由于强人远去,指定接班人的办法已经走到尽头,恢复世袭制又绝无可能,于是,党内最高权力的交接就成了棘手的问题。既然在今天,一般人公认的权力合法性来源只有一种,那就是民主,所以党内民主的问题益发显得迫切,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谈论党内民主。
然而我要问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果真有一种在一党专制下的党内民主吗?我们知道,早先的苏东各国,早就有人积极主张党内民主,但是直到那里的一党专制终结,也没见有谁搞起过党内民主。按理说,如果世间真有一种叫一党专制下的党内民主这种东西,早就该有人搞出个样子来了;但是迄今为止,有谁见过这种党内民主呢?
依我之见,世间根本不存在一党专制下的党内民主,好比世间不存在圆形的方,因为一党专制和党内民主是互相矛盾的。一党专制就是一党专制,一党专制不但意味着执政党以专制的方式治国,首先在于执政党以专制的方式治党,因此,一党专制下不可能有党内民主;一旦有了党内民主,一党专制就不复存在,它马上就变成了多党民主或曰全民民主。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有一党专制下的党内民主呢?既然在经济改革上,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在政治改革上,为什么不能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让共产党员先民主起来,让党内先民主起来呢?在民主的西方,早期的民主不也都是少数人的民主,一部分人的民主吗?
答案很简单,因为党内民主在事实上不成立。因为党员资格不是一种客观的界定。过去西方国家实行一部分人的的民主,对参政权的限制是以诸如财产状况、文化程度以及种族或性别一类客观条件为标准,这样的限定才有意义。党员资格则不然,只要你志愿加入,基层党组织又同意接受,你就可以成为党员。
你不可能使成千上万的无产者一夜之间变成有产者,更不可能使成千上万的女人一夜之间变成男人,使成千上万的黑人一夜之间变成白人,但是你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间就使成千上万的非党员变成党员--只要你让他们填个表,发给他们一份党证就行了。
一般来说,所谓党内民主应该是指党员在党内确实享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投票选举的权利,党内允许存在不同的派别,各派人物可以通过竞取党员的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
如果共产党宣布只有党员才有参政权,那么,所有想参政的人就可能都会要求加入共产党;既然在这时党内派别已经合法存在,那么,党内各派都可能为了壮大自己一派的实力而拚命将党外人士拉入党内,而社会上的各种人都不难在党的这一派或那一派中找到自己的认同,于是,党内民主马上就变得和全民民主没有两样了。
也许你会说,大家都想入党,这不碍事,但想入党的人总得承认党的纲领,所以共产党总是能使自己保持自己的同一性。
不然。因为对同样一套党纲,总是可以给出很不相同的解释,因此,在抽象地认同党纲的前提下,党内派别的多样性完全可以达到和社会本身的多样性不相上下的程度。
更何况,事到如今,“共产”二字早已声名狼藉,而如今的共产党也早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早就名不符实,因此原先那套共产党党纲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约束力。这就是说,如果共产党想限制党的开放性,以意识形态的理由开除或剥夺党内不同观点、不同派别的人士,在实行党内民主的情况下根本办不到。如果它硬要那么做,那势必就要压制党内民主,势必就又回到专制党了。
我早先讲过,一党专制不但意味着执政党用暴力禁止不同政党的出现并与之和平竞争,而且还意味着执政党最高领导用暴力禁止党内不同派别的出现并与之竞争党的权力。共产党用专制的办法治国,首先是它用专制的办法治党。所谓共产党一党专制,绝不是说整个共产党在对全国实行专制,而是说党内一小批领袖在对全国实行专制,包括对全党实行专制。维护一党专制,就是要维护党的领袖们对全党的专制;实行党内民主,就等于是实行全民民主。
从党内民主入手,进而带动党外民主、社会民主,这种思路很诱人,但是不实际。如果我们懂得了所谓“坚持党的领导”,无非是坚持党的领袖们的领导,坚持党的领袖们对权力的垄断,那么我们就该知道,对于这个“党的领导”而言,来自党内的反对力量并不比来自党外的反对力量更容易接受。换言之,党内的反对派要争得自己的正当存在权利,并不比党外的反对派更轻松。
事实往往是相反的。权力的削弱有如磁力的削弱,首先摆脱其控制的是在其外围而不是在核心。例如台湾的蒋经国时期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外的、社会的反对力量,包括反对党,也都是先于执政党的党内民主而出现而取得合法存在的。
因此之故,在中国推动民主,最重要的是发展和加强民间的力量。对于中共党内的有识之士来说,所谓推动政改,最重要的还不是要执政党去做什么,而是要党不去做什么,也就是说,要求执政党放弃镇压,停止对人权的侵犯,首先从言论自由做起,那就是终止因言治罪,不管别人发表了什么不同政见,不要去抓,不要去镇压--这就是了。
文章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