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6月14日讯】自今年四月以来,在重庆万盛持续爆发了万人上街大游行的示威活动。今年六四前后,在重庆双桥镇也发生了万人连日上街堵路的抗议活动。示威中,抗议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员警发生激烈冲突,数百人受伤,也有人据报被殴打致死。
重庆的群众游行抗议事件大有继续蔓延和扩大的趋势,亦有逐渐政治化和演化为一场“社会运动”的迹象。重庆人性情刚烈而火辣,“人好为乱”(隋文帝曾如此描绘巴蜀之人),行事“一不做二不休”。如是,中国的茉莉花革命将始于“天下未乱蜀先乱”的重庆?
万盛双桥事件及其原由和背景
今年四月,在重庆市万盛区爆发了万人大游行示威活动。其原因是,去年十月重庆市在没有跟民众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将万盛区和綦江县合并。该合并使万盛居民的社会福利骤减和造成万盛消费力的下降:居民的医疗保险被减少两成,其最低生活保障费也降低了近三分之一。
重庆市政府的这一单方面的武断决定引起万盛民众的强烈不满。上万市民们于是走上街头抗议合并,要求重庆市撤销该决定,并要求促成万盛区和綦江县合并为綦江区的市长黄奇帆下台。
在四月十号、五月二十六和六月一号的示威活动中,万盛市民和政府官员以及赶来镇压的员警发生激烈冲突,綦江区委书记王越曾遭到殴打,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甚至被员警殴打致死。上万的群众屡屡走上街头,抗议浪潮持续升温。六月五号,官方调来上千名员警进行戒备和驱赶示威群众。然而,万盛市民的抗议势头尚未有消减的迹象。据报导,示威群众表示:“一定要坚持恢复万盛区,否则游行会坚持半年,一年,直到胜利为止”。
今年“六四”前后,受万盛示威活动的影响,重庆双桥镇居民也纷纷走上街头,堵路抗议双桥与大足县并区和政府拖欠给村民的拆迁补偿。连续数日,双桥数万群众堵塞高速公路,致使交通瘫痪。对此,官方出动大批员警,殴打和驱散示威群众。据报导,在警民冲突中,有七八百人受伤,至少有五人(包括一名孕妇)死亡。有消息说,抗议群众声称,他们将继续进行更大规模的示威。
重庆万盛和双桥民众的抗议示威活动,都是因为居民的社会福利遭到削减和政府多年不支付给居民养老保险及征地拆迁安置费而引起。也就是说,事发的起因都是,当地居民的生计和参与权受到了威胁和侵犯。这些抗议居民大都属于被社会边缘化了的弱势群体,他们要么收入低,要么处于无业或失业状态,要么长期遭到贪腐官员的欺压,其生存主要靠国家的各种福利政策来支撑。他们是中国社会腐败加剧与各种矛盾激化的“产物”和受害者,是孕育社会动乱的温床和危及中共政权稳定的最大潜在力量。
重庆抗议事件与茉莉花革命和四川保路运动
万盛和双桥居民的示威活动是中国大陆每年众多骚乱事件中的一桩而已。但是,与中国其他抗议活动相比,万盛抗议事件则有其特出的地方,即: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规模大和暴力性强。
重庆抗议活动的持续不断和充满暴力则与两个事实有关:一、政府坚持拒绝群众废除并区的要求,继续拖欠居民的各种福利金和拆迁安置费,和持续派遣大批员警镇压和强行驱赶示威群众;二、抗议民众不达到上述目的,决不答应停止上街示威游行。
在此,重庆人的性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重庆人生性“善斗”而“好为乱”,性情刚烈而喜动武,遇事勇往直前且不顾后果(文革期间,重庆曾是全国造反派“武斗”的重镇。当时,除了军用飞机之外,几乎所有的常规轻重武器如机枪、大炮、坦克和舰船等全都用上了)。故重庆人一旦闹起事来,就难以平息和调停,就意味着暴力和“持久战”。
如果重庆政府继续专断行事和坚持以镇压来对付示威群众,其紧张事态势必会进一步恶化,抗议浪潮就有可能向其他地区和领域扩展,事件的性质就有可能由一般的经济诉求转化为对中共政权和制度的不满。民众的“散步”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正如一年多以前在北非突尼斯爆发的“茉莉花革命”一样。重庆万盛和双桥抗议事件与突尼斯反政府示威在起因上很相近,这两个事件都是因为民不聊生、官员腐败和政府行事骄横武断而爆发。对社会不公的抱怨和对官员腐败专横的不满,是非民主国家人民反政府示威与揭竿而起的基本动因。
中国社会变革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重重:很多民众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医保、老年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失业大军年年增加,官员贪腐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等等。而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又无法在中共的专制政体下得到根本而有效地解决。如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从失业的知识份子到访民和农民工等)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会日益加深恶化,他们对政府及其制度的不满就会转变成无数的抗议示威,就象重庆万盛和双桥的居民所做的那样。据媒体报导,在大陆全国各地,每天都有几百起反政府和反贪腐的抗议示威活动发生。
中国的社会变革迟早要到来,中国的茉莉花革命也将指日可待,如果中共高层仍不适时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和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在中国各地,今后将有更多类似重庆万盛和双桥的抗议事件发生,而且它们将更具规模,更有声势和更加剧烈。
文章来源:BBC中文网 《大家谈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