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6月3日讯】中纪委刚刚开除铁道部长刘志军的党籍,《环球时报》就精心炮制了一篇社评《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这是一篇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文章,文章主张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并希望民众理解!文章说:中国显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彻底根治腐败的条件目前不具备。有人说,只要“民主”了,腐败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然而这种看法是天真的。亚洲有很多“民主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印度等,腐败都比中国严重得多。文章希望民间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的现实性和客观性,不举国一起坠入痛苦的迷茫。文章更是认为反腐败不完全是能够“反”出来的,也不完全是能够“改”出来的。
《环球时报》一贯的立场人民群众都很清楚,但为当今官场泛滥的腐败公开辩护并不多见,看来这份报纸不打算穿上什么客观公正的外衣,完全是赤膊上阵了。堂堂的铁道部长掌管中国上万亿的国家投资大权,在位期间究竟敛财多少人民群众现在仍不知道,然而围着他转的一个女人两年身家就暴增了40多亿,他的部下张曙光在美国拥有多处豪宅和巨款!而刘志军的责任不过是滥用职权为他人获取巨额利益;收受巨额贿赂;道德败坏;对铁路腐败负主要领导责任寥寥数语。《环球时报》不针对巨贪去深挖,偏偏要呼吁国人应该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而且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关键是要把腐败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
今天中国官场的腐败已成为一种常态,成为官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人民群众对反腐早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耐心。面对日趋严峻的腐败现象,《环球时报》仍然公开主张允许中国适度腐败并希望民众理解,试问中国现阶段究竟贪腐多少算适度?如果按照严格的法律,只要贪腐5000元就要立案!然而这条法律从未在官场执行。过去贪腐十万百万算适度,后来贪腐百万千万算适度,现在动辄过亿也算适度了!类似于刚刚曝光的河南永城市委常务副秘书长长期奸淫幼女算不算适度?
今天中国官场的腐败不是极少数,而是大多数,特别是很多党政部门已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官官相互的腐败集团。那些被查处的腐败份子,不过是从上到下的极少数牺牲品,腐败并不会阻得官员的升迁之路,因而腐败份子越来越公开越来越猖獗。
5月31日,由团中央主管的《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直指《环球时报》社论有关反腐败的言论是“官话套话大话空话”,是谬论。
中青报更在网络版“中青在线”的首页上用大号字体刊载了这篇文章,题目是《舍制度和民主外,反腐无解》,文章反驳《环球时报》社评称腐败无法根治、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的观点,说对腐败零容忍是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也是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的主张。中青报的评论还说,对付腐败的关键是以制度将权力驯服,除了制度和民主之外,根治腐败别无他法。
文章还说,在目前腐败如此猖獗的情况下,为腐败提供理论支撑和借口,腐败更加难以控制。假如接受此论,不去致力于制度反腐,不是以零容忍的姿态去严打严控严治腐败,而是让民众在心理上降低期待,反腐大业必将走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文章最后说,经济发展不能解决腐败问题,腐败不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同样,发展也不是终结腐败的推进剂。舍制度之外,舍民主之外,反腐无解。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之后,《环球时报》编委王文更是亲自出马披挂上阵,矛头直指对当今当朝的腐败说事的“公知”。
王文回应称:像曹林等一批活跃人士愣是要往那个“宽容腐败”、“适度腐败”的方向去理解此文,除了秀出自己的理解力之外,恐怕是想当中国的“堂吉诃德”,想像一个大风车似的耙子,然后假装大战一番,接着再喊几句“民主”,以示自己在舆论中高调与正义的形象。
在中国,喊“反腐”一点都不稀奇,喊得再凶再狠都不稀奇,关键是要做。怎么做?怎么做得好?怎样以身作则地做得更好?中国有一批这样的“公知”,天天喊民主,却不允许别人批评他们的民主;天天喊自由,却只允许自己胡作非为的自由,于是,“公知”近年来的公信力面临巨大危机,甚至变成了过街老鼠。我希望,“反腐”的呐喊不要重走“公知”之路,不要演变成只许自己喊不许别人分析,只认为自己的反腐论证是对的、不允许别人不同看法的新一轮公信力危机。
王文再次为《环球时报》辩护:没有一个贫穷国家真正解决了腐败,那些在发展中国家过早推行所谓“民主”的,腐败情况更糟。看看透明国际组织的“2011世界各国腐败指数排行榜”,排名前列的清廉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中国排在70多位,与中国人均收入在世界的排名大体吻合,而像菲律宾、印尼等国家都排在100 位开外。
王文把腐败的话题引向了一群无权无势又无力的“公知”,显然是想封了“公知”的口。《环球时报》说腐败问题在任何国家都不能根治,这是一个伪名题。从人性自私的观点出发腐败现象确实不能被彻底消除。但根除腐败的口号是谁发明的?诸如所谓的提高纯洁性、建立大公无私的官员队伍,这类违背人类天性的弥天大谎,早就催眠、蒙蔽了绝大多数国人的脑子,使人民群众都已经相信这种弥天大谎可以成为现实。
更具戏剧性的是,6月1日,头号官媒新华网也加入混战,并且炮轰《环球时报》“误国”!新华网称《环球时报》社评的核心意思就是开导民众要“允许腐败”。尽管《环球时报》加上了“适度”、“攻坚战”、“综合发展”之类的言词,依然掩饰不了“允许腐败”的主旨。
针对《环球时报》向腾讯网发难,新华的评论称,何止腾讯,网易的标题就是“民间应允许适度腐败”。更为吊诡的是,环球网自己的标题,跟那个主编指斥为“恶意改成”的那个,一字不差。真不明白,《环球时报》想干吗?文章还称,《环球时报》向来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要有自负言责的担当。就算腾讯转载的时候,改了标题,那也无可厚非。这改后的标题,恰好就是《环球时报》那篇社评的主旨,何错之有?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又不想对这个言论负责任。
民主当然也不能彻底根治腐败,但因民主制度下健全的法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的持续泛滥。诸如用纳税人的钱满世界办孔子学院,诸如惊人的三公消费,诸如所有政府项目中普遍存在的公共腐败,在民主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发生,更不会出现以公权积聚利益为特征,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权贵特权阶层。香港如果没有一国两制,一把手的差旅费岂能让全体港人来审察?中国现阶段,许多被揭露的惊天大案要案,最终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谁在掩饰真相谁在靠谎言欺骗人民群众?
中国人早已熟悉《皇帝的新装》,中国现阶段就是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装》。现在只有老百姓觉得没穿衣服,而“所有的国王”却不以为然,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没有好的政治制度,反腐败的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没有任何意义。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又是扒皮又是点灯的,贪官照样像被割掉的韭菜一样春风吹又生,只要实行的是封建的专制制度,贪污腐败问题只能是越来越多,其结果就是王朝更替,此乃中国几千年来亘古不灭的真理。
中国现阶段的腐败问题,是源于制度,要根治这种制度性腐败,必须要从改变现行制度入手,除此之外,任何反腐措施都是徒劳的,20年来越反越腐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要铲除制度性腐败,只有从铲除腐败的政治制度入手,否则依靠诸如“情妇反腐”“二奶反腐”,“日记反腐”,“小偷反腐”,只能是越反越腐。
中国也需要培养更多有责任、有担当、可以独立思考、有辨识能力、敢讲真话的公民,更需要在政治上赋予公民真正的民主权利,这样的社会才能长治久安,这样的体制才会受人尊重,这样的国家才会大有希望。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特色”,“特色”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