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文革路线死而不僵 党报现高层不谐之音

【新唐人2012年5月28日讯】(新唐人记者王海天报导)尽管薄熙来的垮台已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并且其效仿毛泽东的“薄氏文革路线”亦正面临被全面清除的命运,但只要薄熙来一案的最后结论没有公布,一些挺薄者仍在争取机会力图发声。近来,党报频现不谐之音,凸显高层仍有暗流涌动,薄氏文革路线似有死而不僵之态。

27日,《德国之声》刊发评论文章,列举了中共高层之间不谐之音的种种表现。

201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曾发表“本报评论部”文章《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呼吁全面改革。

文章称:“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该文还称“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

3月14日,温家宝在记者会上罕见高调抨击文革路线,力推政改:“建国以来……我们也走过弯路,有过教训”,“‘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可以对大家讲,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5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的文章《文化“为人民”的历史跨越——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其调子明显与当前“稳中求进”的“政改”主流不谐。

该文对毛的《谈话》一文极尽粉饰吹捧,称其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滋润的雨水”云云。与此同时,央视的《新闻联播》不但摘要介绍了此文,而且还头条配发了相关新闻。连续几天,全国各地的电视节目中尽是唱“红歌”的。

在一片“唱红”声中,最为出位的是作家出版社借机推出《毛泽东同志百位文学艺术家手抄珍藏纪念册》一书。

据了解,在“百位文学艺术家”中,既有曾在“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的耄耋老人,如贺敬之、玛拉沁夫、王昆、周巍峙等;也有“文革”后才得以脱颖而出的中年作家,如铁凝、莫言、二月河、唐浩明等。

该消息甫一曝光,立即在网路引起轩然大波,大批网友对列入名单的许多 “知名作家”一边倒的谴责之声,称其“为邪恶伴舞”并指出,毛的《谈话》实质上是扼杀言论与创作自由的罪魁祸首,在其“指导”下的延安整风从此成为以后历次整人运动的滥觞。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参与其事的叶兆言、周国平等作家坦陈,他们是因为“作家出版社寄了一千块现金,要没头没脑抄一段”,才做了这件“丢人”的事。周国平甚至为此公开发表道歉声明。

《德国之声》文章指出,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1966年7月2日中国报刊全文发表毛泽东的这个《讲话》,次年5月23日再次全文发表。换言之,《讲话》也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纲领之一。在“文革”时期,几乎年年都要纪念。用当时的话来说,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1966年“五一六通知”,构成了毛泽东“文化革命”的一条红线。正是在这条“红线”的指引下,中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越来越“左”,一步步走向极权专制,走向物质匮乏与精神猥琐。

文章分析说,喜欢效仿毛泽东话语的薄熙来是倒台了,但是中共高层还有不少薄熙来式的“小毛泽东”。他们还在留恋文革符号、文革话语、文革路线。如果对于薄熙来的清算仅仅停留在“刑事犯罪”上,那么,“没有薄熙来的薄熙来路线”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