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案折冲 美陆外交高潮迭起

【新唐人2012年5月10日讯】(中央社台北9日电)美国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上周在北京与中国大陆领导人进行2天战略与经济对话时,只字未提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当时她手下官员康贝尔正安排,将陈光诚由北京美国大使馆转往医院。

“纽约时报”报导,结果这个计划出其不意地扩大,希拉蕊在4日终于向大陆外交政策领导官员戴秉国提及陈光诚。她说,陈光诚还是应该前往美国。

中共方面对此怒不可遏,认为希拉蕊提此要求违反了美方在30个小时对话中的保证。中共坚持此事必须绝对保密,要求任何美国官员不得公开证实陈光诚在美国使馆,包括国会议员在内;而欧巴马政府并未将此事告诉国会议员。

中共副外长崔天凯在希拉蕊介入此事后,火冒三丈,他指着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康贝尔(Kurt Campbell )说,“我不要再和他说话”。

这个冲突场面是整出外交戏码的关键时刻,而这个戏码充满了曲折、威胁和反威胁,有时还穿插了可笑的情节。比如康贝尔为免引起大家注意,宁可经由垃圾桶进出口溜出他在北京投宿的饭店。

另一方面,中共安全机构大力窃听并封锁美国使馆官员的电话,某次陈光诚借用美国使馆公使王晓岷的手机与妻子通话时,1名特务还厚颜插播。使馆方面担心中共会管制陈光诚所住医院的进出,甚至考虑由1名馆员乔装成护士以进入医院。

希拉蕊介入的结果,最终促成第二次安排,以容陈光诚前往纽约大学就读,但非寻求庇护,因为中共将庇护视为冒犯。根据已对外透露的条件,陈光诚可望在数天后出境。

描述此事的若干官员指出,此一结果反映出美国与中国大陆关系日趋成熟,如今已可安渡紧张的外交纠结场面。这些官员要求匿名,才愿谈论外交磋商内幕。1名美国高层官员说:“我认为,就战略层面而言,双方将因此事而不动声色地产生自信。”

双方在付出这些官员所称各自高度紧张的代价后,达成了协议;但尽管陈光诚昨天表示,大陆当局已同意他的出境申请,这项协议仍有可能破裂。不过美方官员经多天忙乱和数夜不眠后,似已避免欧巴马政府陷入严重尴尬境地,也化解了有使双边关系倾覆之虞的危机。

陈光诚事件凸显美国眼中大陆领导班子内部强硬派与改革派的斗争激化,比如在战略与经济对话进行中,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高洪柱(Harold H.Koh)曾在走廊遇上大权在握的中共国安部官员与外交部官员争论,指陈光诚应受教训,而不容其受到美方卵翼。

此事核心人物为陈光诚,他在历经摆脱中共安全官员以进入美国使馆的可怕逃脱过程后,情绪起伏颇大,即使在他展现律师的精明本色与美方商谈条件时,偶或还是会哭泣。

他一住进医院,便使用美国使馆人员事先设妥程式的3支手机来公开提出要求。他说,他无意寻求庇护,而是希望中央政府调查他受虐内情。

他使用科技产品虽局限于中文表达,但仍引起美国人急忙关注,包括在推特贴文,以及激动人心地将电话拨通到美国国会的1项听证会上。他在借此与律师和妻子通过话后,突然改变了心意,认定自己无法留在大陆。当时美国官员并不知道有此转变。

前述美国高层官员在谈到陈光诚转变心意时说:“我们过了一会,才摸清楚方向,而我们已筋疲力尽到无法置信的地步。”使外交折冲趋于复杂的是,大陆当局认为,就1名大陆公民问题与美方进行谈判,令其无法接受。

由于中共方面拒绝作出任何有约束力的承诺,因此一旦陈光诚离开使馆,欧巴马政府即遭受批评。即使现在,双方仍无正式协议,只有一连串的“谅解”。

1名美国官员将此比拟为1972年的上海公报,虽开启了双边关系之门,但巧妙地对台湾地位问题保持模糊。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