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共生藻特性 中研院发表

【新唐人2012年5月3日讯】(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3日电)中央研究院今天说,跨国研究团队发现,印度洋查格斯群岛海域主要珊瑚共生藻缺乏耐热型共生藻系群,若海水温度上升,该区域造礁珊瑚将面临严峻生存挑战。

数十年来,海洋暖化、水污染、渔猎滥捕、过度开发旅游等因素,已经严重威胁海洋珊瑚的生存。学界已知,珊瑚共生藻对于珊瑚的造礁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活化珊瑚共生藻,即可强化珊瑚的生存能力,不同的海域水温、光线等环境条件,都会影响珊瑚共生藻的系群。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昭伦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和英国与肯亚学者合作,日前以印度洋查格斯群岛(Chagos Archipelago)环礁的5个主要礁体、7种造礁珊瑚、超过250个的珊瑚为调查样本。

查格斯群岛位于印度洋中部,目前由英国托管,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陈昭伦说,共生藻又称为虫黄藻,是多种海洋动物和原生动物内的一类金黄色共生藻类,可以为珊瑚宿主提供高达90%的能源需求,但当珊瑚体内共生藻色素减少或是密度降低到呈现珊瑚白色骨骼时,就称为“珊瑚白化”。

陈昭伦说,研究团队发现,此海域的主要珊瑚共生藻以“高温敏感”的系群为主,缺乏“耐热型”共生藻系群,未来若该区域的海洋温度上升摄氏0.5度到1度,区域内大多数珊瑚将会面临白化死亡的命运。此项研究成果2日刊登在国际网路期刊“PLoS ONE”上。

对于未来的工作重点,陈昭伦说,将放在珊瑚生态结构面以及气候变迁对珊瑚的影响上。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