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2月13日讯】(中央社台北13日电)大约两千年来,中医师使用一般称作“常山”的草药来治疗疟疾;最近更多研究显示,从常山的生物活性成分中取出的化合物常山酮,也可望用于治疗许多自体免疫性疾病。
常山是从1种生长于西藏和尼泊尔的绣球花属植物取下的根茎。
美国“科学日报”(ScienceDaily)报导,哈佛大学牙科学院(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已发现这种草药威力背后的分子秘密。
他们发现,原来常山酮(Halofuginone)会引发压力反应路径,阻挡1种有害免疫细胞“第十七型辅助型T细胞”(Th17 cells)的形成。Th17细胞被认为与许多自体免疫性疾病有关。
哈佛大学牙科学院的发展生物学教授惠特曼(Malcolm Whitman)指出:“常山酮能在不完全抑制免疫力的情况下,阻止自体免疫反应。这个化合物可望催生针对多种自体免疫疾病的新疗法。”
惠特曼研究室指导员、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凯勒(Tracy Keller)表示:“这项研究是令人兴奋的实例,显示解开传统草药的分子结构能使我们对生理调节有新的见解,并引导我们研发疾病新疗法。”
麻州综合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跨学科研究团队及其他机构也参与这项研究,研究结果昨天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Nature Chemical Biology)期刊上。(译者:中央社张雅亭)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2/02/13/a65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