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元宵夜 走百病

【新唐人2012年2月6日讯】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外出,结伴而行,一人持香前导,或走墙边,或走郊外,见桥必过,目的是驱病除灾,延年益寿。又称“走桥”,“走百病”,“游百病”,“散百病”等。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明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民国修《潍县志稿》 中有一首《潍县竹枝词》说:“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无 病,艾香争把石人烧。”高密等地树禾秸为九曲黄河形,儿童在迷宫般的通道中奔 跑嬉逐,称“跑黄河”。邹城市的人于十六日往孟庙康熙碑亭摸驮碑的,当地走百病有谚谣:“摸摸驮的头,永远不知愁,摸摸驮的腚,永远不害病”。

新唐人首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