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没有社会痛感神经的中国喉舌媒体

【新唐人2012年1月4日讯】2011年12月末,《人民日报》照例评出年度十大新闻。不幸的是,今年我在《人民日报》选取的十大新闻里,发现这最高级别喉舌的社会痛感神经已经完全失灵,这张报纸已经快变成了北京给自己粉刷脸面的胭脂粉饼了。

且请读者耐心看我罗列一下人民日报评选出来的国内十大新闻。按其重要性,依次为:1、“国八条”加大楼市调控;2、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4、“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5、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三公”经费;6、庆祝中共成立9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7、国务院查处“7•23”甬温线动车事故;8、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9、天宫神八太空交会对接;10、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

其中除了“7•23甬温线事故”、“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与民生有关之外,其余均是党与政府自我娱乐的事情。而且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前特别加上“国务院查处”五字,《人民日报》似乎忘记了这事故的始作俑者其实还是党与政府的自家人。

因为中国其它媒体今年似乎未选年度十大新闻,大都是十大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无法作为参照物。只有《译者》通过投票选出了本年度“外国人看中国”的十大话题,可以用来作为《人民日报》十大年度新闻的参照物。

这十大话题是:No.1、温州动车事故及中国的微博力量;No.2、多名藏人连续自焚;No.3、探险东师古,去见陈光诚;No.4、艾未未被抓/被放/借债;No.5、中国经济面临崩溃了吗?No.6、南海纠纷;No.7、独立候选人参选地方人大;No.8、环境污染;No.9、群体骚乱此起彼伏;No.10、中东茉莉花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其中,除了动车事故一条与《人民日报》选取的十大国内新闻重合之外,其余没有一条相同。而且在这唯一的相同点上,外国人看到的是中国网友通过微博参与,迫使政府追查动车事故背后的责任者,与《人民日报》歌颂政府的着眼点完全不同。

“外国人看中国”这十大新闻,概括了中国2011年的全貌:一、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国有垄断企业的腐败(动车事故);二、民权与人权:群体骚乱此起彼伏;独立候选人参选地方人大;探访陈光诚、艾未未被迫举债还政府那以莫须有罪名栽上的逃税罪;三、民生:严重影响中国人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包括政治高层为自己避害的空气特供;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讨论,其中涉及到温州地下钱庄资金链断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因财务欺诈,其股票在美国被集体做空,中国房市走向等诸方面;四、少数民族问题:西藏僧人连续自焚事件,这是在国际社会引起严重关注的事件;五、南海纠纷:南海纠纷题目小,却关系到全球地缘政治重新洗牌、中国被周边邻国孤立,美国重返太平洋等等。尤其是这事关系到中国外交战略中多年苦心经营的“周边外交”与“金钱+大外宣”策略完全失灵。中国在国内将这些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归因于美国阴谋。国内人几乎不知真实情况。六、在阿拉伯之春影响下,发源于推特上的中国茉莉花革命。这场虚拟的革命曾经让中国当局紧张了好几个月并大规模抓捕人,一些被捕人士的命运就此改写。

应该说,译者选取的十大新闻才真实地反映了2011年的中国现状。从《人民日报》选取的十大新闻来看,完全无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无视民间的权利主张,只顾自欺欺人地夸耀那些往往流于官样文章的五年规划、文化建设,粉饰莫须有的治绩。与中国人民几乎没有作何利益的交叉点,《人民日报》这种选取新闻的办法,其实不仅是遮蔽现实,还是阉割历史,因为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约瑟夫•普利策曾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这样一种完全切断了社会痛感神经的官方报纸,早已经遭到中国人的冷落。我在国内时,《人民日报》的订阅就成了中宣部下令摊派且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如今,在公共场所阅读这份报纸都成为周围人耻笑的目标,日本青年加藤嘉一最近在访谈中谈到过自己这一遭遇。与《人民日报》起同样喉舌功能的中央电视台、党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均遭到网民的耻笑,那段著名的“电脑与电视的差别”已经收入了网络经典名句,还被制作成动画,被淋漓尽致地嘲讽。

我想,如果将来能够自由书写中国新闻史,《人民日报》等媒体一定可以入选,用来向后人展示:在政府控制下的喉舌是如何颠倒黑白,罔顾民瘼,向权力献媚。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