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被绑票的“国标”

【新唐人2011年12月4日讯】 一种食品的生产国家标准,该怎样产生?当然应该是由有关专业协会主导,由专家制定。落在中国的语境下,就应该是国家有关部门主导,由专家参考国际标准制定,这个过程,还必须尽可能公开透明,至少让有关的第三方的社会组织能参与。但是,我们这块土地,的确是个制造奇迹的地方。此前,我听说过电动自行车的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居然由一些生产摩托车的大型国企主导,定出的标准,干脆把所有现存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全部扼杀,由这些国企垄断整个行业的生产。现在由传出来这样的消息,关于乳制品的新的国家标准,依然由几个巨型乳业国企巨头包办,蒙牛,伊利和光明。包办出来的新国标,生乳菌数上升,蛋白质标准降低。(人民日报,11月28日)不消说,这样离国际标准很远的新国标,是根据这几个产业巨头的身材,量身制作的。

现在中国的学界虽然有点烂,但依然不缺乏正直的专家。但是,这样的专家,只要不够听话,在国标的制定过程,就会被无情地排除出去。严格地说,现阶段中国所有的政策、法规,决策,包括各种评审,都是专家弄出来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行政部门的意见,却始终是决定性的,领导意图是必须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的。不幸的是,行政部门的意见,领导的意图,由很容易受别的什么因素影响。放在乳业,则很容易受巨型企业的左右。这样一来,原本严肃的专家意见,就流于形式了。只要有专家不听话,换人就是,最终结果,反正都是专家意见,甲不同意,则找乙,乙不同意还有丙,天底下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专家还不有的是。

一种产品生产的国家标准,就是行业生产的法律。法律的制定,被需要遵守这个法律的人控制,这就是一种绑架。这样的绑架,对于其他企业不公平,对于消费者更不公平。不消说,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发生在法律制定过程中的违法。我们知道,这样的违法,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不乏其例,但是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犯罪了。如果姑息这种行为,必然导致中国国家标准的严重混乱,彻底丧失信誉。结果最终是这个行业彻底失信,失去市场。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这些行业巨头也一样没有好日子过,将为自己的短视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文章来源:《网易》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