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2日讯】(中央社记者魏纭铃台北2日电)基因改造作物曾被视为未来粮食危机的解决方案。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长叶欣诚今天表示,基改作物虽短期可解决产能不足等问题,但长期来看,却会使农作生态失衡。
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今天在师范大学举办“基因改造科技与食品安全论坛”,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叶欣诚主讲“气候变迁与粮食危机─从农业生产谈基因改造”。
叶欣诚表示,随气候变迁、人口增加及饮食习惯改变,导致粮食需求大增,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传统农业面临技术及产量效率的瓶颈,基因改造作物因而出现。
基因改造作物在20多年前发展出来,当时被视为未来粮食危机的解决方案,叶欣诚说,这种透过各种不同基因交互使用的“超级作物”,虽短期可解决病虫害、灌溉用水、产能不足等问题,但长期来看,却会在大自然法则下淘汰其他作物,使生态系失去平衡,也会让生物抗药性增强。
如今榖物与生质作物的需求大增,有多数比例却不是直接给人吃,而是用来制作食品原料、喂养牲畜和制作生质燃料。叶欣诚指出,在中国大陆有将近9成农作物已被基改食物公司掌握,8成美国玉米是拿来喂猪。
叶欣诚认为,人类的饮食习惯牵动粮食需求,肉类需求增加须生产更多榖物作为牲畜饲料,而基因改造技术因有利可图,所以大家都想做,有如打开潘朵拉盒子;改变饮食与健康习惯,才是让粮食分配与使用回归永续的关键行动。
另外,绿色和平组织台北办公室主任Isabelle Meister也在会中指出,基因改造食品有许多可能的健康风险,基改玉米对实验动物肝脏和肾脏会造成毒性,基改豌豆对实验鼠也造成过敏反应。
她说,这些警讯都是将基改食物拿到市场贩卖前,应审慎思考的问题。1001202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1/12/02/a62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