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5日讯】 “弱国无外交”一直是国际外交的“潜规则”,但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长期呈现给国人和外界的却是一副“‘强’国无外交”的形象。试举最近发生的几个与中国有关的外交事件。
越南:一、二把手合演黑白脸双簧
十月十一日,在胡锦涛与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后,中越正式签署了《关于指导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协议宣称:“(双方)坚持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和解决海上问题,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双方应……认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原则和精神”。咀嚼协议的措辞,恍若时光倒流,又回到了中越“同志加兄弟”的时代。
极为讽刺的是,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也于十月十一日(与阮富仲访华同日)起访问印度五天。十二日,越印两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合作在南海海域中越有争议的一二七、一二八两块油气田进行油气开发,根本无视中国事先表明的强烈反对态度。越南在北京、新德里同步上演的这出黑白脸双簧,无疑在中国的脸上搧了个大耳光。如果不是早就看透了身边巨人中国只会抗议、抗议、再抗议的“‘强’国无外交”的真面目,经济上一直有求于中国的小国越南的第一、二把手,敢当着全世界的面合演这出以“远交近攻”玩死中国的黑白脸双簧吗?
菲律宾:前脚获中国钜额合同,后脚拉日本介入南海争端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于八月底访问中国。访华期间阿基诺以暂时不谈南海争议的低姿态,成功从中国获得了七十亿美元的贸易合同。但阿基诺前脚刚离开中国不到一个月,九月二十七日,后脚就跑到与中国有钓鱼岛和东海主权之争的日本。菲日达成协议,日本将以保卫航道自由为名大力介入南海争端,阿基诺根本没把中国当回事。菲律宾还广泛搜集美国以外其他各国的军事装备,包括韩国的战舰。
缅甸:无视中国利益,随意叫停中方承建项目
被国际社会广泛制裁的缅甸独裁军政府,因获得了中国在政治上的大力支持和经济上的大笔援助才得以生存。但在九月三十日,缅方事先根本没有知会中方,突然单方面宣布中止中方已投入钜资承建的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密松水力发电站的建设。而印度在缅甸境内钦敦江上投资兴建的两个水电站就没有遭到这样的厄运。
泰国:视中国人的生命如草芥
十月五日,中国的两艘货船在金三角泰国河段被劫,十三名船员中十二人被残杀、一人下落不明,有目击者称是泰国警方所为。打捞上来的十一具遗体,每具都身中两枪以上,死状惨不忍睹。其中“华平号”女炊事员李燕的舌头还被割掉一半,“玉兴八号”轮机长王贵超的一只眼球已经不见,嘴和脸都被胶带缠满。如此血腥和死亡众多的劫杀案件,泰方竟然在事件发生4日后才通知中方。泰国警方在处理该案时,处处表现出对中国人的粗暴和不礼貌行为,与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地位根本不相称。
稳定第一,防民如水火
中共奉行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路线已经30年,“三十年河东”后,中国国力大增,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共的外交路线却没有转折性的“三十年河西”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韬光养晦”的外交路线与中国作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的地位根本不相称。中共外交的懦弱和无能,体现在连周围的小国也只把中国当作获取援助和发展经济的依靠对象,没有把中国视为应该敬畏的“老大”。
这种中国独有的“‘强’国无外交”现象,除了既定的“韬光养晦”外交路线外,还有其他原因。首先,中国的各级官员都是委任而非民选,没有向人民交待的责任和到议会备 询/作证的义务。官员权力过大却没有监督,干得好和干不好没什么区别。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官员们自然是能推就推,能不管就不管。
其次,中国官员普遍缺乏“官德”,做官只为权和钱,为官者的时间精力很多都内耗在保住官位、想方设法为自己和家族谋取利益、勾心斗角往上爬上。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不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也不会为自己的利益添砖加瓦,为什么要去“咸吃萝卜淡操心”?
第三,中国的官员至今仍普遍没有“人民公仆”的观念,区区十几条同胞的生命在他们的眼里算得了什么?这次在缅甸的中国十三名船员被杀多日后,云南各级官 员仍停留在隔空喊话、没有实际行动的阶段。在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下,迟至一星期后的十月十二日才派公安巡逻艇护送滞泰的中国船员回国。十月十三日即事件发生后的第八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才召见泰老缅三国驻华使节,就中国货船在湄公河上遇袭、导致多名中国船员身亡一事提出紧急交涉。若是在美欧日,如此血 腥、这么多本国公民惨死的事件,即使是在案发当天的深夜也会由总统或总理/首相出面发表声明,表示深痛哀悼和强烈谴责。
目前中国国内各种无法解决的矛盾堆积如山,但在各级政府的严密监视、控制下,任何大规模的民间骚乱都会很快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以致长期淤积的民怨无法宣泄、释放。“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民怨无法在内部事件上宣泄、释放,只能寄托于外部事件。在网络盛行、资讯爆炸的时代,外交上的任何龃龉、冲突甚至只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事件很快会冲破层层“绿坝”,在国内传得妇孺皆知,外交大事件成为民众聚集、民怨宣泄、释放的突破口。假如中日在钓鱼岛海域爆发武 装对峙甚至军事冲突,先不论谁输谁赢,最激动的除了“愤青”、“愤老”们外,还有大批不是“爱国贼”者:失业的、下岗的,反正他们终日无事可干;被强拆房子的、被强占土地的,他们活得生不如死,正唯恐天下不乱。中国各级政府对这类民间抗议/骚乱的后果的拿捏判断和决策反应都比较慢,骚乱很可能扩大蔓延。在 “稳定第一”的大前提下,外交上尽量避免大的争端和冲突很容易成为中共高层决策者的“共识”。
于是,在“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们的共同涂鸦下,“‘强’国无外交”成为“盛世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
文章来源:《争鸣》杂志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禁闻】学者:南中国海主权曾被中共党魁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