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3日讯】 在持续蔓延的浙江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中,温州“地下金融”走向崩溃。业界人士说,中国传统过年前将是中小企业最危险的时候。目前温州诸多银行涉足高利贷,专家担忧发生“中国式的次贷危机”。
中小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的温州正处于民间借贷危机的风暴之中。9月20日,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商之一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离境出走美国,被传欠债20亿元,其中民间借贷12亿。胡福林“跑路”后,温州借贷危机被广泛关注。
一周之后,温州某知名企业老板沈某被曝跳楼身亡。面对断裂的资金链,沈某的自杀似乎成了一个标志性事件——从“跑路”升级到了“跳楼”。部分温州中小企业 陷入“出走”、“倒闭”的风波漩涡,再次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焦点。据《德国之声》报道,大量工厂企业被债务淹没,温州现在面临的比通常的经济危机要更为严 重, “地下金融业”正走向崩溃,这将引发无法估量的经济后果。10月16日,有“温州中小企业的代言人”之称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和深圳中小 企业互动时说,春节前将是中小企业最危险的时候。参与高利贷的人士称,真正要钱的时候是年关,到时还不知道多少人要跑路。
10月10日,胡福林返回温州。据报道,温州政府部门介入,帮这家招牌眼镜企业重组。日前,针对危机当地政府刚出台“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内容包括深 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近日,记者去电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一名工作人员称,会长周德文出国了。提到“眼镜大王”,对方称,政府与企业间股权置换等内 部协议是商业机密,外人是不知道的。“除非是政府组织的官方媒体见面会之外,连我们会长都见不到他(胡福林)”。
一位知名经济学者在8月底参加温州某论坛时指出,高利贷盛行之时,就是实体经济大规模倒闭之时。如果相关部门还不能放宽资金投资渠道,金融市场的崩溃将不可避免。如此,中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媒体将温州称为借贷之城,其民间借贷之风由来已久。在温州街头,挂着“典当行”、“寄售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招牌的门店,是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的主体,其中的典当行和担保公司尤为盛行,地下钱庄也公开或半公开化,进入高利贷市场。
当局为降低通货膨胀,强令银行减少贷款发放量,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型企业。为解决资金问题,无奈他们只好求助于地下钱庄。《浙商》报道,温州地区所有正规担保公司的资金流量还不足地下钱庄资金流量的1%。
中小企业借贷渠道太少。“没有地下钱庄这样的民间借贷业务,就没有温州民营经济的今天。”周德文说,温州30多万家民营企业,其启动发展资金很多来自地下 钱庄。尤其是在银根紧缩之时,地下钱庄就是中小企业找资金的“救命稻草”。而大量传统中小企业利润率只有5%左右。做实业的话,还利息都远远不够付。温州 乐清地区的王老板说:“我父亲最早是办厂的,赚了钱之后同时做房地产生意,加上老厂房要改造,就办了贷款。现在欠银行1千多万、民间借贷2千多万,这些钱 利滚利到现在总共欠了近4千万元。”温州锦绣路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的一名老板表示,该公司主要承接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担保业务。贷款额度在500万到 1 千万元。“我们相当于中介,帮助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说多少利率就是多少。
国家不扶持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我们负责审核企业是否符合贷款资格。企 业满足贷款条件也要看银行,很多事不好说。”
据报道,地下钱庄也影响着银行贷款业务,或出现连锁反应。一些小型地下钱庄主从银行借了贷款,然后以更高的利息向外借贷。如果这些钱庄老板还不上银行的贷 款,就必然造成这些正规的银行突然要面对一大堆坏帐的局面。还有不少以正规方式获得的贷款流入了高投机的房地产业。银行资金更多时候以一种更为隐蔽、合法 的方式流入民间借贷市场。有知情人称,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套取资金关系,与人合伙开担保公司,以假实业的方式把钱借出来,再翻倍贷出去。中国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表示,由于信贷需求旺盛,许多企业纷纷转行从事高利贷业务,一些大型企业从银行低成本拿到贷款后,放高利贷,赚取巨额利息、利差,实际 成为高利贷市场从银行融资的平台,“一些国有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也利用国有银行的资金,偷偷地放高利贷”。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国企和银行涉足民间借贷领域,经济一旦下行或将带来系统性风险。如果钱是从银行流入民间借贷,资金链条慢慢拉长,借钱的企业经营出现无 法偿还的情况,最终会对银行产生冲击,牵连的经济体也会越来越多,从而发生“中国式的次贷危机”。
《德国之声》报道说,谁也不知道中国地下钱庄借贷出去的钱究竟有多少。据猜测全国范围内可能达到几万亿人民币。中国目前从房地产到制造业,几乎所有行业都 在经历资金链断裂的痛苦,中国经济正陷入两大燃眉之急:金融链条断裂与房地产下行,中国经济面临金融危机。英国《金融时报》10月19日也报道,从房地产 到制造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经历资金链断裂的痛苦。资金兑付危机火烧连营。从官方投资公司、上市公司到民营企业,从铁路到机械,从温州到鄂尔多斯。星罗棋 布的资金链断裂不是小概率风险,而是大概率事件。
报道说,2011年中国上半年非金融类的A股上市公司共2132家,现金净流出为1430亿元,而净利润仅为840亿元,整个行业将有590亿元的净亏 损,净亏损率为41.3%。也就是说,目前看上去规模庞大、销售可观的公司,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现金流不足而倒闭。而资金充裕的上市公司以委托贷款方式 获取20%左右回报,这样的资金游戏已现危机端倪。2011年中报显示,有64家公司委托贷款170亿元,已有多家公司的委托贷款未按时收回需要展期,债 务链条将从下游传导到上游。
就连政府投资的重点大型投资项目也面临资金问题。《第一财经日报》 10月18日报道,全国铁路建设由于资金问题,拖欠工人工资引发工人不满,建设单位、供应商则难为无米之炊。全国范围内停工的铁路项目里程在1万公里以 上,其中隧道里程约占5,400公里。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表示:“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大部分铁路项目都停了。”当日《人民日报》 称,当前中国公路建设存在资金链条断裂风险,部分省份出现连续两、三个月无资金支付给施工企业,个别工程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的状态。受资金到位水平低的影 响,预计全年资金到位率比去年下降25%,实际完成工程量可能比计划下降20%左右。此外,“中国目前的‘影子银行’金融体系大约运营着人民币10万亿元 左右的资金”,资金规模占到银行贷款规模的20%,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在《金融时报》17日撰文称。
中金公司9月发布的《中国民间借贷分析》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长38%至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总规 模的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以此匡算,中国银行体系总规模在11万亿元上下。报道指出,高利贷的影子银行的壮大,颠覆了官方的利率管制系统,说 明目前的银行资金配置体系是低效而不合情理的,与市场彻底脱节,资金差价成为寻租的天然温床,或者逼迫所有的人包括高利贷者、包括企业、银行,成为违规 者。同时,脱离监管的民间高利贷,反过来成为推倒地方债务链条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德国《世界报》也报道指出,“新近几天,这一庞大的系统开始破碎,因为中国的官方银行业也陷入剧烈动荡,二者会以滚雪球效应在这个国家导致金融危机,其规 模之大会让希腊债务危机与之相比不过是‘小事一桩’”报道认为,不仅地下钱庄系统破碎,官方银行也面临压力,特别是巨额坏账的威胁。地方债务按官方的公布 是10.7万亿元,其中40%今年到期。很多地方和基层债务人根本就没有偿还能力,这将导致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存在巨大漏洞。《金融时报》还报道,中国城 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理事长王世豪说,房地产20万亿元贷款,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颗“地雷”。王世豪称,银行目前贷款总量是55万亿元,房地产行业的 贷款已经占到银行贷款总量的36%。开发商必须要到别的地方去拿钱,“结论就是开发商低廉资金时代结束了,高利率资金时代来临了。”《法兰克福汇报》认 为: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被高估达到50%,美国房地产市场在崩溃之前有过类似的值。这个泡沫若在中国破灭,将对金融制度、经济以及依赖于国土租赁或抵押贷 款的地方财政产生严重后果。
今年以来,由于房地产业不景气,只深圳地产中介已有3000家关停,“关门潮”还在蔓延中。有业者表示,从南到北,已经有上万家房仲地产业倒闭。
《金融时报》指出,对金融与市场不应过于自信,三、四季度之交是一年定单的最后一拨高峰期,也是结算的关键期,此时成交量下降,加工企业订单稀少,证明今 年年底经济回暖的可能性为零。资金链与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两大燃眉之急,也是经济的引爆点。中国最近数十名企业家潜逃,地下钱庄系统崩溃,官方银行面对 巨额坏账,房地产泡沫行将破灭。尽管政府采取紧急措施,能否奏效值得怀疑;倘若滚雪球效应爆发,危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德国之声》报道说,仅仅在8月和9月份,中国就有40名企业家“跑路”,原因在于无法偿还地下钱庄的贷款。这些非法的地下银行“网路布满全国,仅在温州 就贷出1,200亿元。
“而新近几天,这一庞大的系统开始破碎,因为中国的官方银行业也陷入剧烈动荡,二者会以滚雪球效应在这个国家导致金融危机,其规模 之大会让希腊债务危机与之相比不过是‘小事一桩’。所以北京政府最近几天采取紧急措施,是否奏效是值得怀疑的。”报道认为,不仅地下钱庄系统破碎,“官方 银行也面临压力,特别是巨额坏账的威胁。原因在于,2009年它们投资了数百个地方政府的大项目。中国能够如此迅速地摆脱危机,这些项目起了关键作用。可是,所产生的债务按官方的公布是 10.7万亿元,其中40%今年到期。很多地方和基层债务人根本就没有偿还能力,这将导致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存在巨大漏洞。”
“房地产泡沫这些日子也行将破灭,70座城市中有16座城市的新房价格8月份比7月份下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因此在最近几个月已经转向投资商铺,结果现在 也供过于求,通过这种房地产获得的利润越来越低。政府从近2年前开始,通过限制发放贷款试图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暴涨。然而仅仅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商和买主 寻找其它财源,也恰恰是找影子银行。”该报指出:“温州个别企业家的破产,从而也势必将整个国家拖进深渊。个别人的破产其实是整个国家都在从事投机的后果 体现。恰恰在房地产市场,购买住房只是期待不久就能高价卖出。这种做法现在可以休矣。然而中国的增长模式也行将陷入困境,所以政府现在紧张地应对。”
《德国之声》说,中国还有个怪象,“开银行,不如炒楼房!”中国老百姓的俗话却形象描写出了中国持续多年最火爆的投资对像:房地产。内蒙古甚至建造了整座 城市,不为生活居住,只为等着房价一涨再涨,钱生钱。去过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甚新区的人会马上意识到这座城市与其它中国拥挤不堪的大城市的区别:这里没什么人!有8条车道的大马路上,很少看到车辆;绿树成荫花草成丛的宽阔广场上,没什么游客;建筑设计现代的城市图书馆里,没人借书;一座座漂亮的商品楼里, 无人居住。由此看来,所有在鄂尔多斯康巴甚新区参与投资的人都是希望将来能有更大的收获。尽管经济专家们一再预言,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迟早要破裂。但是“迟 早”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
对于房地产此前的火爆,《法兰克福汇报》认为:“城市房地产被投机炒作,价格被高估达到50%,美国房地产市场在崩溃之前有过类似的值。这个泡沫若在中国破灭,将会对金融制度、经济以及依赖于国土租赁或抵押贷款的地方财政产生严重后果。”
中国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和出口需求趋软,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1%,不及市场预期的9.3%,也远低于二季度的9.5%,创 2009 年四季度以来最低增速。专家指出,中国经济正在衰退。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因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和出口需求趋软,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 总值(GDP)同比增长9.1%;不及市场预期的9.3%,也远低于一季度的9.7%、二季度的9.5%;是2010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次走低,并创2009年四个季度以来最低增速。同期公布的数据还显示,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增速超过市场预期的13.4%,亦超过8月的13.5%;且 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24.9%。
中国有时评家称,中国经济连续增长十多年,依靠的是对外出口和国内投资。而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房地产的贡献。
在对外出口方面,《环球外汇网》18日消息显示,中国9月海外销售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对欧盟的出口增长减少了一半。海关总署警告称,因全球经济前景黯淡, 出口面临严峻挑战。瑞银集团中国经济学家王涛预计,因外部需求大幅下降,加之国内生产趋疲,明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全球经济衰退,中国2012年 一季度GDP增长率可能降至7.7%。而在房地产方面,据中国互联网公司搜房网数据显示,十一期间,中国20大城市平均房屋成交量跌至32%,并且一些银 行正在提高按揭贷款利率。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新增房贷减少43%,至7910亿元人民币。因此,房地产市场降温和出口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
据中国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管清友的数据,中国房地产业从1989年到2010年的21年间,中国各级政府每年卖地的收入,从 4.5亿增加到3万亿,增长了6732倍。而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则从1989年的1842.38亿,增加到2010年的4万613.04亿,增长了21倍。中国地方财政的收入在2010年卖地的收入达到总收入的75%。
而且中国对外出口价值每年超过十万亿人民币,占了中国2010年GDP的四分之一。然而当前,这两大支柱都在走低,说明中国经济正在衰退。
中国的影子银行正在断裂,官方银行业也陷入剧烈动荡,二者会以滚雪球效应在中国导致金融危机,其规模之大会让希腊债务危机与之相比不过是“小事一桩”。中国目前正陷入资金链断裂与房地产低迷的时期,是中国经济的两大燃眉之急,也是中国经济危机的引爆点。
文章来源:《大中华思想门户》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