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明:《北京日报》痴人说梦与汪洋“其言难副”

【新唐人2011年10月19日讯】10月18日,德国之声报道了中国官方媒体《北京日报》在要闻版刊发了署名“甄言、晓刚”的评论文章,题为《网路微博诚信缺失将无以立足》,另外报道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上周在内部会议上,要求宣传部门在近期不得下任何禁止或限制性的宣传指令。

化名文章引来如潮恶评

《北京日报》的这篇评论一一罗列了微博的“罪过”,却绝口不提微博对互联网和社会的正面影 响。其中列举了抢盐风潮、释永信30亿存款、假“国税总局公告”及假冒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四个例子,其实,除了释永信存款风波之外,其它三件事情跟微博并无关系。这种论证显然是不严密和不客观的。

另外,该评论给整顿微博开出了一个看似绝妙的“药方”,称“建立诚信的一个根本措施就是微博全面实行实名制,提倡博主亮明身份,光明正大地发布信息、表明观点”。非常讽刺的是,写该评论的作者自己却没有以身作则,对读者亮明身份,而是使用了化名。

有网友对此评论道:“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的评论文章经常使用假名,自己用假名却要求微博用户实名,真是很讽刺的事情。”

的确,官方媒体使用假名发文章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甚至连什么名字都不署。可见,在言论上,官方和官方媒体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此这般,岂能让人心 服口服?因此,《北京日报》的这篇文章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是理所当然的。

要求微博实名制如痴人说梦

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而微博用户则已经超过两亿。事实上, 现在很多公共事件之所以能成为公共事件,的确跟其在微博上的发酵有很大的关系。譬如说陈光诚事件,原本只有海外媒体在高度关注,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 “自由光诚"活动,不管是知名学者还是普通的网友都积极响应,纷纷转发有关消息和奔赴陈光诚所在的临沂东师古村声援陈光诚。

暂无证据证明央视和《北京日报》对微博的炮轰是不是与此有关,但是,陈光诚风靡微博肯定是官方企图整顿微博的诱因之一。不过,微博跟论坛、博客毕竟有很大的不同,要整顿微博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资源,因为微博用户太多,而且消息的转发速度也太快。倘若真的按照《北京日报》的评论文章要求的那样实行实名制,那将是一项不可 能完成的浩大工程,执意要这样做就无异于将微博这种新事物逐出中国。因为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北京日报》的这篇评论实际上是痴人说梦。

整顿微博醉翁之意不在酒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共当局要整肃媒体或者打击各类敏感人士,总能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微博之所以成为当局的一块心病,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谣言借助微博风生水起,而是因为敏感消息借助微博迅速传播,正义借助微博发扬光大,原本不起眼的消息转瞬间会在微博上成为公共话题,对官方形成巨大压力。正如此前隔三差五的“打击低俗”行动,中共当局完全是借助"打击低俗"之名行清除异己之实。

汪洋开放舆论可能成“引蛇出洞”

正在央视和《北京日报》向微博挥起道德大棒的时候,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内部会议上要求该省宣传部门在近期不得下任何禁止或限制性的宣传指令。在今天的中国,汪洋的这番表示堪称另类,因为绝大多数官员在意识形态上是宁左不右,因为毛泽东时期的“大鸣大放”最后成为了"引蛇出洞"的诱饵,所以,很多广东省内的媒体人对汪洋的指示不敢太信以为真。

不管汪洋此举是否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从他以往的表现看,他的上述表示也许是真心诚意的。不过,广东并非独立王国,即使汪洋想让广东省委宣传部给广东省内 的媒体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但是,更高级别的中宣部却依然会隔三差五地向各大媒体发出各种各样的指令。即便汪洋再开明,估计也不敢公开对抗中宣部,中宣部 的指令依然会在南粤大地畅通无阻。所以,虽然汪洋的本意不是要“引蛇出洞”,但广东的媒体一旦畅所欲言,在日后也难免被中宣部整肃,事实上达到"引蛇出洞" 的效果。

“文化体制改革”其实难副

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重疏不重堵,微博虽然让官方和官员在很多事情上颜面尽失, 但是,因为这成了很多民众表达观点、传播消息和发泄不满的一个渠道,所以,这实际上消除了很多官方眼中的“不稳定因素”,一旦微博这一民意渠道被堵死,官 民矛盾已经异常激烈的中国必将狼烟四起。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10月18日闭幕,在闭幕后发布了此次会议的公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显 然是此次会议的最重要议题,然而,从官方媒体对微博虎视眈眈的情况看,此次会议所谈的“文化体制改革”绝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体制改革,而是如何更好地遏制自由文化和宣扬官方意识形态的伪改革。

文章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DW】《北京观察》栏目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