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箐远山:“全票当选”仅有娱乐价值

【新唐人2011年10月19日讯】在分不清究竟是阶级还是个人实施专政的时代,有影响的选举尽管不多,但毕竟还是有那么几回的,只不过选举都是小范围的私事而已。伟大的领袖就曾“以身试法”,结果是尽管在建国初没得全毛,但到了“九大”已经是“全票”了,这和参加者的素质无关,倒是与选举者不为人知的可怕经验有关,那毕竟是一个叫“万岁”都怕情绪没有调整好的年代。

近一段时期,所谓的“全票”在舆论上又被炒热起来,先是重庆那儿吊起了人们的胃口,随后的“全票”就有点“别有用心”了。最近炒的主要关涉到两个人:一个是“年龄造假”的纪委书记,一个是因腐败被抓的市长。这两个人的事情“炒”过后,倒是让人感觉到这样一点味道,那就是中国已经无法阻止滥法者“全票”当选了。

今年10月15日的《临汾日报》报道,经省委常委会议10月14日上午研究决定,免去沈庆华同志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据悉,其被免职的原因是“年龄造假”,按公示的年龄倒推,他应该是13岁参军,15岁入党,整整比实际年龄小5岁。但就是这样明睁眼露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做假,居然能够在3个月前全票当选。据《东方网》报道:“今年8月11日,在中共临汾市第三次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沈庆华以全票连任临汾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但有关部门非要信誓旦旦地强调造假是唯一原因,联想到有人举报其花费400余万长期包住总统套房等事,就颇让人想入菲菲,这种重申和强调总有点对付隔壁小二的意味。

由此联想到漯河市原市长吕清海,他上任不久被“双规”却是新近发生的事情。在今年8月25日,他在漯河市国际会展中心出席一个活动时,突然被河南省纪委的有关人员当场带走,而就在91天前,他也同前面提到的纪委书记一样全票当选。二者尽管“票源”不同,一是党委一是人大,但结果都是“全票”,下场也没有一点两样,都是没过百日便灰溜溜地下台。

两位老兄成为近期的网路红人,确实值得居庙堂者思忖,如此选举不仅是浪费资源的问题了。在我看来,如此炒作这两个倒霉蛋,人们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国人向来与选举没有什么关系,这与历史传统倒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皇权陨落“共和”到来后,中国人才真正若信若疑地接受了它,但却总也玩不好,最后只能重新洗牌。可到“新中国”成立后,帮助洗完牌的人们一直在等待的就是一起打天下时的诺言,可做庄的人总是攥着选票不撒手。当然,做庄的“仆人”更多地是以中国人的素质没有达到为由,一直挺到现在。

当然,选举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并附加了一定的条件后存在的,但尽管一些人有幸成为选举者,收获的却往往与真实的选举结果无关。这尽管是一种不被庄家制定的规则所允许的行为,但却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倒是作为依法治国从不离口的做庄者们,就压根没有承认这是现实。

事实上,“选举仪式化”做为庄家故意回避的真实存在,它的前提是规则已经成为替庄家泄欲的工具。当规则沦为庄家的工具时,它的唯一作用是确定合法性,但这种合法性只有纸面上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下,选举已经成为孤魂野鬼,只有在唬弄参与者时才会羞答答地祭出它来,装神弄鬼地折腾两下,其目的不外乎是强调名正言顺,但目的却是为被选举者代表别人打下伏笔。

阴谋总有败露的时候。这种小心眼早就被人们识破,但被代表的却无法改变这种既成的事实,因为你已经处于“被代表”的地位了。试想,合约已经签下,还要向签约方打官司,而偏偏对方就是仲裁者,傻子也是知道这是没法打的官司。

我们再回到沈庆华这个事件上来。早在10月13日,《山西日报》刊登了《触碰组织人事纪律“红线”必查,我省加强对干部人事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的文章,该文透露,“就近期反映某市纪委书记沈某出生年月的问题,省委组织部与有关部门已启动调查”。其实,此为中组部今年一再强调的“红线”,目前也正处在换届的非常的时期,睁着眼睛往枪口上撞只能说是惯性使然。由此看来,如果引用经济学上的成本分析理论,寻常时闯“线”成功的概率应该是非常之大的。当然,这里的“线”已经不仅是指组织人事纪律了。

原来仅知道只有“万岁”才能“全票”,因为“逆我者亡”已经成为人们的条件反射了。但现在早已经不是那个时代,“全票当选”却渐呈燎源之势,莫不是候选者那时都拿枪顶在了你们的头上?这是如何都不可想象东西,当然也只具有娱乐的价值。

当“全票当选”已经成为搞笑的噱头时,谁是“全票当选”的才是最可疑的,凭什么你就能“全票当选”?其实,一种诚实并被人们广泛认可的选举,如果全票当选绝对是一个怪物。而我们却把它做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这只能证明在我们这里选举从来没有真实过。换一种角度说,这种没有反对者的官爷,在理论上又怎么去当呢,政治上本来就是个博弈的过程?

关于沈庆华的落网,报道上有个啼笑皆非的情节:沈庆华被免职的当天傍晚,有人在临汾市市委门口燃放爆竹,并打出条幅:“山西省委英明铲除造假书记沈庆华”。这就有点过了,如果一个组织真达到“英明”的程度,做条幅的买卖会挤破头的。最英明的应该冒着危险举报和反映这件事的人,但他们却往往只能当无名英雄了。

文章来源:《新浪》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