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连载】《木兰奇女传》第十七回

【新唐人2011年10月17日讯】【编者的话】《木兰奇女传》全名《忠孝勇烈木兰传》,又名《忠孝勇烈奇女传》,共三十二回,是清代刊本。作者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和有关史书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敷衍创作而成。本书将这一故事加以细致描写,情节更为具体。同时,书中指称木兰姓朱,家住黄陂,也是有一定根据的。明代人焦竑曾考证黄陂古为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等。另外,《黄陂县志》中有《木兰传》一篇,内容与本书基本相同。

第十七回 老颉和再抢五狼 小木兰三败番兵

却说木兰在五狼镇,闻颉和让帅印与康和阿执掌,料他必然善守,以老我兵。木兰遂心生一计,令手下军士不许埋锅造饭,都在镇买吃,如有妄取民间一物,登时斩首,那镇上番民贪其利息,不论大家小户,都卖酒卖肉。又令军士学习番语,与番民呼兄唤弟,日习日熟,先成者受上赏。每逢朔望日期,差人请镇上老者来营中饮酒食肉,相道寒温,一镇老幼男女,巴不来将军永守此地。遇四时八节,镇上百姓送羊送酒,献果献饼者,不计其数,木兰赏赍更加厚倍。真个人人颂德,个个称贤。又于营中囤粮之处,暗积柴草,内藏硝磺等之物。营外僻处,浚造土坑、地道十二穴,每穴可藏二十余人。

又守了多时,一日,哨马来报道:“颉和领了一万人马,来抢五狼。”木兰即召镇上百姓哭诉道:“颉和此来,怨我已深。闻颉和要烧毁此镇,以孤我唐兵之势。我兵一胜,尔等可保,我等一败,尔等玉石难分。不若齐往南屏山退避,庶几可免。”那镇上百姓果然扶老携幼,往南屏山去了。次日,哨马报道:“颉和领兵讨战。”木兰披挂骑驼而出,颉和大骂道:“前日误中诡计,辱我一世威名,今日相见,决不饶你性命。”木兰微微笑道:“无名败将,强颜来此,岂不自羞?”催驼来迎,与颉和大战三十合。康利性急,拍马助战,朱明上前接住,四将杀得高兴。战了二十余合,唐将双双败走。颉和挥兵掩杀,唐兵大乱,一齐望南屏而逃。颉和令康利追赶,自己抢了五狼镇,见营中粮草甚众,心下欢喜。

再说木兰先已在南屏山令人造下滚木、擂石。是日兵败,奔上山来,康利追至,见山上已有准备,不敢上山,就在山下守住。山上番民大家造饭,与唐兵饱餐,守至三更之后,木兰对众百姓说道:“若至天明,我等无逃生之处,不若趁着此时,从山后逃走为妙。”百姓皆道:“如此甚好。”木兰引着唐兵,从山后逃走。原来南屏山离镇,祇有十几里。木兰下得山来,复走五狼镇。方交三更时候,那镇上十二处土穴,共有二百余人。到了三更之时,一齐推开地板,取出火种,在积柴之处放起火来。一时间。烈焰冲天。木兰带唐兵冲杀而来,番兵四散逃走。颉和在梦中惊醒,骑在马上,左撞右突,不能得出,被木兰一箭射中膀膊,跌下马来,唐兵上前拿住。木兰令军士救火安民。

再说康利在南屏山下,看见五狼镇火势甚凶,喊叫连天,祇得带兵来救。被朱明挡住,大杀一阵,杀得番兵七零八落。康利无法,且战且退,退至南屏山下。山上番民擂鼓助威,康利进退无路,唐兵又至,番兵各各逃命。朱明赶上,举枪照心窝刺来,康利身一闪,用腑将枪干挟住,二人用力一扯,一齐拖下马来。唐兵上前,将康利缚了,往五狼镇而来。木兰即令朱明往南屏山接众百姓回镇,木兰亲自抚慰一番,又命朱明解颉和、康利往元帅营中报功。

尉迟恭大喜,令将二将押上帐来。尉迟恭道:“前日放尔回去,劝你主来降,为何又兴兵犯我?今二次被擒,有何言说?”颉和道:“人臣之道,惟主是命。主降臣亦降,主不降臣焉能降?今日有死而已,何必多问!”元帅即令将他二人押下去,一个监在左营,一个监在右营。到二更时候,叫人将颉和带进来。尉迟恭延之上坐,置酒相待。尉迟恭道:“本帅一言奉申,求将军静听。”颉和道:“末将感元帅不杀之恩,但求吩咐,无不从命。”尉迟恭道:“将军若肯归顺大唐,与我约为内应,兵平之日,本帅定保你永为北番之主。”颉和道:“元帅果有此意,末将敢不效犬马之劳?”尉迟恭遂殷勤劝酒。又谈论多时,颉和告醉而退。尉迟恭又令人叫康利上帐,待以上宾之礼。酒行数杯,尉迟恭道:“将军若肯归唐,先献此关为功,本帅一定保尔父亲,永为北番之主。”康利道:“元帅果有此意,末将愿先献此关。”尉迟恭大喜。二人又饮数杯,康利告退。

次日,元帅传令将二人放了。二人得了性命,默默回营。康和阿见了,大怒道:“二次被擒,有何面目复回?本帅命你即胜了唐兵,便将五狼镇烧尽而回,奈何复被木兰夺去,仍使猛虎负嵎?违我将令,推出斩首!”二将叫道:“元帅暂留性命,有军情事告禀。”康和阿道:“有何军情,快些报来!”二人将尉迟恭言语,一一说出。康和阿道:“此老蛮反间之计也。听了此言,有污吾耳,留你二人无益,快快推出斩首!”帐下武士将颉和、康利推出辕门去了。

不知性命如何,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