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中共18大前的“新民主主义”纲领

【新唐人2011年10月14日讯】17届6中全会即将召开,根据中共政治局发布的新闻,全会将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产党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意识形态”,当年的“双百方针”,最后沦为“一家独鸣”,就是马列一家的意识形态。今年3月,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两会上再度斩钉截铁的表示“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因此如今要搞“文化体制改革”,乃至“深化”,甚至期望可以“大繁荣”,就不知道葫芦里要卖什么药了。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死后寻找活路的“改革开放”,在意识形态上如何既不改变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的名称而又可以“倒行逆施”的走资,为此而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实在不容易。摸着石头摸到了1987年的中共13大,才定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调调。一时间,“初级阶段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后来邓小平干脆下令“不要争论”,以免自暴其丑。

如今初级阶段已经摸了20多年,中国崛起了,但是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升到高级阶段,而且越来越没有“社会主义”的味儿,导致毛泽东的粉丝大呼小叫,深具野心的政客也利用“毛粉”为自己谋取利益,导致“红海洋”到处流窜,个别地区出现了武斗。看来这个“理论武装”实在不容易,就像中国官方媒体给美国新任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加上“新殖民主义”的帽子那样,只能骗骗不懂马列主义的部分年轻人。

因此,迷信“理论”的中国人还是必要编造一套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前进的方向。为此17届6中全会的“文化体制改革”,会不会是为习近平的新理论做准备以代替“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或者是胡锦涛在统治末期,因为江泽民濒临末日,自己准备重新出发而寻找新的理论包装,并为第五代领导集体提供指路明灯?

这个“文化体制”的改革,不大可能突然冒出,而是必须有若干征兆。观察中国这两三年来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动静,有两股比较活跃的势力:一个是毛粉的“唱红歌”;然而这只能算是“复辟”,说是改革会笑死人,与“大繁荣”更是背道而驰。而另一个动向,则是以张木生为代表的“大新民主主义”;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这也是他所谓的“超越左右”。

张木生是太子党的红卫兵一代,他的同辈人物开始进入最高权力核心,或者因此有同类的想法。他一直活跃于思想界,文革期间,他的一些观点引起周恩来与中央文革的注意,如今则在太子党中不乏支持者。去年他的的新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出版,一问世即引来了各方关注。被毛泽东害死的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为他写序,长篇大论,显然也趁机抒发他心中的块垒,以致序言比书本身更加受到注意,被认为是太子党的纲领。何况新书发布会上,不但刘源,还有中共开国元勋朱德之孙、国防大学朱成虎少将等共六个将军出席,显然就在显示太子党的实力。同时,还广邀右翼意见领袖一起参与对话,似乎要显示包容与繁荣。

“新民主主义”当然比社会主义多元与包容,刘少奇就是太执著新民主主义,被毛泽东清算而死于非命。张木生有多年在杜润生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他称杜是他的老师,因此在经济议题上会有改革意识;然而对待政治问题,尤其是国际事务的主张,这些太子党军人那种狂傲与好战的气息,也就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就令人不寒而栗,主张与美国打核战的朱成虎的出席,表明了这一点。也许这就是他们要在“新民主主义”前面加一个“大”字的原因。

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详细论述,基本上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挑战西方强权,就可以以冠冕堂皇的“反帝”来反对普世价值;问题是敢不敢“反封建”?共产党的一党专政与严密的等级制度、官本位制,乃至大肆吹捧孔夫子,不是封建是什么?如果不敢反封建,这个“新民主主义”是不是冒牌的?不要说是“新民主”,连“旧民主”也够不上。至于“人民大众”云云,更是离开十万八千里了,因为“太子党”与“人民大众”总是很格格不入吧?

文章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