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0月9日讯】新闻周刊(290)请看一周来的其他大事件。
1.2011年诺贝尔奖揭晓
2011诺贝尔奖揭晓。美国科学家布鲁斯•比尤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同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美国人萨尔•帕尔马特(Saul Perlmutter)、美国/澳大利亚人布莱恩•施密特(Brian P. Schmidt)和美国人亚当•里斯(Adam G. Riess)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籍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三位女性共同获得,她们是:有非洲“铁娘子”之称的利比里亚女总统——艾伦•约翰逊•瑟利夫(Ellen Johnson-Sirleaf)、同为利比里亚人的 “和平斗士”人权活动家莱伊曼•古博薇(Leymah Gbowee)以及业门记者兼妇女权益活动家塔瓦库•卡曼(Tawakkul Karman)。
2.中、俄否决制裁叙利亚议案 欧美愤怒
10月4号,中共和俄罗斯联手否决了一项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叙利亚对抗议民众进行血腥镇压的决议,这个由英国、法国、德国和葡萄牙联合起草的决议案,呼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立即停止已持续数月的暴力行为。在表决中,包括美国在内的9个安理会理事会成员国投了赞成票,印度、巴西、南非和黎巴嫩等4国则投了弃权票。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对中俄的否决表示愤怒。她说:“该决议遭否决,将使叙利亚的和平与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谴责中俄是站在残酷政权一边,而不是站在叙利亚人民一边。法国外长朱佩发表声明说,安理会不能在叙利亚的悲剧面前保持沉默,必须要起来反对屠杀本国人民、压制民主的独裁者。据联合国估计,叙利亚自三月爆发的反政府示威遭当局武力镇压以来,超过2700人死亡,到目前为止镇压还在持续。
3.华尔街变成自由表达诉求的场所
持续了三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把曼哈顿下城的纽约祖科蒂(Zuccotti)公园变成了一个特殊的表达公众各种诉求的场所。每天前来抗议的有数千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放学下班后参与其中,有的干脆就地“安营扎寨”,露宿园中。抗议者们在废纸板上画图、写标语,表达的诉求也各不相同。“占领华尔街”运动最初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的杂志《AdBusters》透过Twitter等社群网站发起的,杂志创办人拉森效法中东和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号召民众走上街头,示威抗议制造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促使全球经济走上正轨。但是抗议发展至今,人们的诉求已不限于此.这一“新华尔街”现象也吸引了美国媒体的跟进报导,并发展到其他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共镇压本国茉莉花革命的态度不同,中共媒体也大肆报导“占领华尔街”运动,以至有外媒体评论,中共对本国“长安街革命”很害怕,但对美国“华尔街革命”很高兴。
4.美参议院通过货币汇率监管草案
美国国会参议院10月3号以79票赞成、1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针对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制裁议案。这份2011年货币汇率监管草案,将准许美国政府对通过控制汇率来压低价格从而取得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的产品增加关税,以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最终缩小财政赤字。虽然法案没有提及中国,但是普遍认为其针对的最大目标是北京。大力推动这个法案的参议员们认为,中共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在低水平,等于为中国出口产品提供高达25%的补贴,夺走了美国人的工作。10月4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一直在全力玩弄贸易体系来为自己创造优势,给其他国家造成劣势,尤其是对美国。操纵货币就是例证之一。”但是奥巴马又担心这种单方面制裁北京的做法可能不会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美国政商两界也有不同意见,担心引发中美贸易战。
5.美参议院为1882年排华法案道歉
美国国会参议院10月6日晚全体通过一项决议案,为美国的1882年排华法案表示道歉。决议案按年代细数对华人的不公对待,承认排华法案等立法不符美国《独立宣言》中“人皆生而平等”的原则,也不符合美国宪法的精神。议案还对旧金山以及其他城市当时对华人的暴行和华人移民被虐待表示道歉。排华法案是指美国国会自1879到1904年通过的一系列对华人带有歧视性的法案(Chinese Exclusion Laws),其中以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The Act of 1882)–禁止华人入境并取得美国国籍最具代表性。这些歧视华人的法案直到1943年美国和中国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盟才被废除。
6.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宣布参选香港特首
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星期二宣布,有意参加2012的行政长官选举。何俊仁表示,他将以民主普选及人权法治作为参选政纲。他强调,特首候选人要面向大众,应聆听市民的心声,不应该只争取北京及大商家的支持。他说,他和三位建制派的准候选人的区别是,除了争取2017、2020年真正的双普选,还要维护自由、人权和法治,以及扶助弱势社群。所谓建制派的准候选人被认为是前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以及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常务委员范徐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