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9月20日讯】最后岛屿特辑2(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20日电)1955年1月18到20日,中共解放军在总面积不到8个中正纪念堂大的一江山岛发射了8万多枚炮弹。中天频道今晚9时播出的“最后岛屿”道尽了这场被称为国共硫磺岛战役的悲壮惨烈。
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旗下长天传播制作的纪录片“最后岛屿─台湾防卫战1950~1955”,揭露了1950年代国共2次内战鲜为人知的秘辛,同时记录了一群离开世居岛,来到台湾的岛屿军民迁徒故事。“最后岛屿”共5集,今晚播出第2集“一江山–血战一江山”。
纪录片叙述,1953年6月韩战结束前夕,前总统蒋中正研判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派驻朝鲜的志愿军,重返中国后的首要目标是要拿回浙江沿海的制海权,因此,大陈列岛中的一江山和大陈等岛屿进入备战状态。当时驻守大陈国军营长黄世忠回忆,大陈列岛充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当时人在北京的毛泽东正盘算着因为韩战延后的秋季攻台计划该何时启动,他要从美国西方公司在沿海岛屿发起的骚扰战中化被动为主动,并且测试美国支持蒋中正和中华民国的决心。
1954年9月3日,共军发动了继古宁头战役后最大的一场攻击金门战役─九三炮战,目的在测试美国对国共岛屿战争的态度。结果,美国没有积极干预,这让毛泽东吃了一颗定心丸。
3个月后,美国和台湾在1954年12月2日正式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奠定了台澎的安全,但大陈列岛不在美国协防范围内。
一江山位于大陈北方11公里,是大陈岛的门户;而大陈列岛又是台湾的屏障。蒋中正心里清楚,没有美国背书,这个联系故乡浙江的最后岛屿─大陈列岛势必一战,而一江山岛很可能首当其冲。
毛泽东十分笃定在美国不干预的情况下,解放军可以拿下大陈,问题是要先攻大陈岛还是一江山岛?
战争前夕,国军在整个一江山岛只剩1039人驻守防御,解放军则是完成了1万人的跨海作战训练,决定先攻下军力较薄弱的一江山。
上万名准备应战的解放军对上1039人的反共救国军,当时的一江山地司令王生明深知:一江山战役将是一场兵力和战力极为悬殊的生死战。
王生明的公子王应文在节目中表示,战役爆发前的1954年12月,他的父亲回台接受蒋中正表扬,当时蒋中正已暗示这一战不可避免。而他的父亲在受勋后带着他和母亲到相馆拍摄全家福,之后还写了最后一封与妻诀别书。现今,照片和家书都保存在国军历史文物馆。
王应文回忆,1955年1月7日,王生明即将搭乘登陆艇返回一江山时,把他送到岸边后,又送他到公车站。当时下着雨,父亲用手帕为他遮雨。他哽咽说:“手帕怎么会挡得了雨?”要早知道这是父亲最后一面,“那天我一定要好好抱着他,一定要好好多亲他几下。”
1月18日一江山战役爆发。制作团队根据国防部“一江山战役纪录”发现,解放军当年在总面积不到8个中正纪念堂大的一江山上总共发射了8万1309枚炮弹,相当于在一座中正纪念堂投下1万163枚炮弹。
王应文说,当时美军顾问形容韩战都比不上一江山惨烈,“海水都是红的”。
国军分队长林群雄和同袍浴血奋战,机枪手陈小斌失去了他的右眼,但他们终究还是不敌解放军炮火悬殊的猛烈攻击,和数百名一江山国军都成了战俘。
而为了确保一江山上不留下一兵一卒,解放军在19和20日仍然持续进行轰炸。海军中尉王勉形容“炮弹轰隆隆隆隆地像打雷”,从早上到下午不停地响,直到一江山被占领才没有了。
制作团队在大陈防卫司令部的一江山日志中发现,解放军的轰炸行动进行了61小时又10分钟才完全停止。但相隔11公里大陈岛上的国军完全无法支援一江山岛,只能远眺岛上熊熊的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