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8月27日讯】继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之后,24岁的“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卢星宇(人称“卢美美”),再度引发轰动效应,被人称作第二个“郭美美”。
据悉,由卢星宇领导的“中非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青基会,理事长为团中央一位书记处书记)和“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是卢星宇之父亿万富豪卢俊卿)共同发起成立的。该会计划募资20亿元,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华商协会负责募捐,青基会负责接受捐赠与项目管理。
慈善事业本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为穷困百姓雪中送炭,无条件的帮助他人,乃是人类最基本的善良本性。但之所以饱受人们指责,最主要的还在于两点:
一是打着慈善的名义,干的不见得是慈善的事儿。
捞钱也好,洗钱也好,追求名利沽名钓誉也罢,是目前人们议论的几个主要方面,无可厚非。毕竟才20来岁的年纪,从事特殊的慈善事业,管理那么大的庞大资产。郭美美自称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炫富”引起众议;卢美美的“中非希望工程”募资更高达20亿,且将慈善做到了非洲!
“富二代”在中国很多,但像这样涉及慈善行业的却凤毛麟角,在未弄清真相前,人们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因为在当下的中国,“猫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有点让人应接不暇。虽然她们也出来解释,又是开记者会,又是接受名人采访,又是去公安“报案”,但好像并不能消弭人们普遍的疑虑,相反有点越描越黑。
二是慈善的官方背景。这是遭人诟病的最大疑问之处。
慈善在国外是一项民间广泛参与的活动,不属政府份内事务,政府不会参与其中。中国则不然。中共及其政府无以复加的权力欲望和对整个社会一切事情的垄断独占,决定了政府必然把触角伸向一切领域,慈善自不能幸免。这是政府领导地位和所谓的“代表论”的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权力的介入,慈善就披上了官方色彩,成为“官办”慈善了。
我们不是说政府不可以搞慈善,但什么东西扯上政府的名义,将慈善贴上权力的标签,就走了味了。
所以,“中国政府办慈善”,不用想你就会猜测到它的结果。
(1)政府是慈善的“尚方宝剑”,有政府坐镇,谁敢不买账?结交权贵与权力攀亲,对企业来说等于一本万利上了保险,何乐而不为?这样“捐款”就源源不断地进入慈善机构手里,实则揣进政府的腰包,政府坐收渔利。
(2)非自愿性质:“被捐款”、“强捐”、“逼善”而非自愿,完全改变了慈善的本意。南方大水、汶川地震等等,政府定出等级,“捐款”全从每个人工资里强行扣除。
(3)慈善有回报,可称“回报式慈善”或“名利双收式慈善”。或留名立碑,或投资、贷款、批地、立项、税收等优惠,唯一般百姓白捐。如“中非希望工程”,捐赠150万元的,以捐款人名字为学校命名;150万元以下的,在校园内树碑。
在中国,慈善很难走入普通百姓当中,因为百姓是有心无力,难为无米之炊;企业家只为追求特定的利益而参与慈善;政府则垄断慈善,既借此敛财,又在人民中赚取虚名。因此,“官办慈善”只能是一出滑稽剧,成为圈钱、官商勾结的拙劣表演。
拿卢美美事件为例,其父卢俊卿年44岁就奇迹般发家成为亿万富豪。世界华商协会虽在香港注册,但委实来头不小。其官网显示,协会网罗了100多个顾问(包括51个高级顾问),涉及政府退休高官、高管、著名企业家、著名经济学家等,如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国务院两位秘书长、证监会主席、外经贸部商业部部长、多个部委副部长、地方省市领导,甚至还有泰国前副总理披尼;企业家中,有陈光标等67人;厉以宁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也赫然在列。这显然不是卢俊卿一个人可以请的动的!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有谁会相信?
慈善是一项伟大而又神圣的崇高事业。需要用真心、真诚、善心去做,表现的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严格无私和大爱善良的高尚境界。虽然在现实物质世界,慈善表面上好像很难与金钱脱离干系,但它绝非慈善的唯一,因为慈善是心的体现。没有无私善良关爱利他之心,焉能做慈善?
老子曰:“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讲的就是这种境界。这对中共来说行吗?更甭提做得到做不到了。
“希望小学”进了非洲,让非洲人民看到了上学的希望。那么,对富得流油的中共政府来说,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幸福还在哪里呢?
文章来源:作者本人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