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噤声六四事件 历史伤口依然流血

【新唐人2011年6月5日讯】六四事件发生22周年,这一场源起于悼念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的活动,演变成政治民主化的诉求,最后遭到血腥镇压,时至今日,在中国仍是禁忌的话题,一起来回顾六四事件的始末。

1989年4月15号,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北京各校学生发起了悼念活动,提出重新评价胡耀邦,并要求自由和宽松的政治环境,学生发起集会游行,未获当局回应,焦点从“悼念胡耀邦”转变为“争取自由民主”。

随着诉求声浪的扩大,中共在4月26日发表了《四.二六社论》,将学生聚会定性为“反革命动乱”,引发更多学生不满,自发性集结于天安门广场,更掀起了罢工、罢课浪潮,学生所主张的“要求民主,反对腐败,推进改革”,未获当局妥善回应,各界人士到广场声援绝食学生,天安门广场人数最多时达到上百万人。

6月3日晚,解放军集结在天安门附近,6月4日清晨,解放军开枪射击天安门及长安大街聚集的群众,还有学生被解放军的坦克辗过,为期50天的集会,在当局血腥镇压下告终。死亡人数众说纷纭,中国红十字会保守统计死者2700人,伤者3万多人。

六四事件后政府大举缉捕与清查,学生运动领袖王丹、吾尔开希、柴玲等人事后被当局通缉或流亡海外。时任总书记赵紫阳及多名高层领导人下台,六四镇压中扮演关键性角色的江泽民,之后成为手握党、政、军最高权力的核心人物。

血腥镇压后随即进入政治的寒冬,政治的高压使得民众把被浇熄的政治热情转而专注于经济利益的追求,至今六四事件在中国仍是禁忌的话题,然而要求平反的声浪22年来从未停息,成为中国追求民主自由进程上永远不可磨灭的伤口。

新唐人记者吴雅婷、柏妮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