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5月28日讯】美国国会拨款委员会主席沃尔夫(Frank Wolf)说:“我们不想给予中共利用我们科技的机会,与他们打交道得不到任何好处……老实说,追根究底就是道德问题。”
四月份,美国国会拨款委员会(House Appropriations subcommittee)在审核2011年预算案时,加入限制美中科学合作计划的法条,明令禁止中共官员到访美国太空总署,也禁止太空总署使用政府资金与中共合作研究。这个委员会负责审核美国太空总署(NASA)及几个联邦研究机构的预算,该委员会的主席是美国维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沃尔夫(Frank Wolf),也是影响此项决策的关键人物。
令各方瞩目的禁令
沃尔夫在这个法案中加入了两句禁令:“为了防止政府关门大吉,禁止任何涉及美国太空总署NASA或者是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的美中科学合作计划。”白宫及太空总署官员说,他们仍在讨论这个法案的用语,从字面上看来,禁令只适用于这两个机构,且时间只到今年9月30日为止。但是,法案所涵盖的适用范围仍然相当广。事实上,今年元月,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和中共科技部长万钢才刚签署协定,同意延长1979年签订的两国科技合作协议,美国机构和中国对等机构将在“渔业、地球和大气科学、物理学和化学基础研究、能源、农业、民用工业技术、地质、卫生和灾难援救方面合作研究。”
沃尔夫告诉《科学杂志》(Science)说,他想要使这项禁令适用于所有的计划,还想永久终止中美两国所有的科技合作。沃尔夫说﹕“我们不想给予中共利用我们技术的机会,我们与他们打交道得不到任何好处。”“老实说,追根究底就是道德问题,你愿意与史达林进行双边合作计划吗?”
NASA行星资料系统(Planetary Data System)主任葛拉力克(Ed Grayzeck)强调,关于即将到来的火星或其他行星任务,NASA与中国之间没有正式的协议。但是他说,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行星地质学家雷阿维森(Ray Arvidson)及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地球物理学家雷沃克(Ray Walker)已经与中国有合作关系。虽然NASA的官员仍在讨论2011年支出法案的具体限制内容,但是葛拉力克说,在他初步印象中,这个法案对美中合作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中共间谍活动太猖狂
长期关注中共镇压宗教、少数团体、政治异议份子以及西藏政策的沃尔夫说,这是我希望达到的结果。他也敦促联邦机构加强对网路恐怖主义的防卫,沃尔夫相信,大部分网路攻击是源自于中国。例如,在最近一个听证会上,沃尔夫质问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总监察长,关于2010年12月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电脑被攻击的事件,讽刺的是,当时这项攻击直接影响到美国学者向NSF网路基础设施办公室提出的研究计划经费申请。
沃尔夫说:“中共一直对我们从事间谍活动,每个美国政府机构的网路都曾被攻击过。”“他们从美国大公司偷取技术,他们从NASA取得技术,他们也攻击NSF的电脑……只要你说得出公司的名字,他们就有办法获取该公司的机密。”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史国力(Adam Segal)表示:“这个法案禁令的动机是很清楚的。中国人正从美国及其他先进的经济社会获取先进的技术。他们有些是经由科学合作及商业合作合法获取的,另外一些经由工业或者是网路的间谍非法获取的,无论是非法或合法获取的技术,都可能转给人民解放军。”
虽然这个禁令将在目前这个财政年度结束的10月到期,但是沃尔夫表示,他将努力永久禁止任何美国研究机构及中国之间的科学合作。
沃尔夫自己曾遭到惨痛的教训,因而深感切肤之痛。2006年8月沃尔夫办公室电脑遭到攻击,骇客首先闯入沃尔夫外交政策和人权工作人员的电脑,然后是幕僚长、立法主任及司法工作人员的电脑。联邦调查局调查攻击起源,追踪到来自中共操作的网路攻击。
某些合作已暂停
这个禁令是这么说的:“NASA或是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不可使用任何资金,与中国或任何中国的国有公司,发展、设计、计划、颁布、实施或执行任何双边形式之政策、方案、命令、契约、合作或协调。”它也禁止NASA的任何设施被用于接待中共官方的访客。
NASA的发言人表示,我们将遵守法律,针对这个禁令,我们将对机构内进行一次较大的评估以确定遵守法纪。这个发言人也说,这个禁令已经造成一些项目被取消。
NASA目前有一个与中科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研究的协议已经暂停。此外,由中国国家航天局(Chinese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所建立的双边科学工作小组也已经暂停运作。
──转自《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