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5月6日讯】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报告预测,美国将在未来五年内掀起新一轮的“美国制造”热潮,争取重登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宝座。
这份报告说,随着中国工资上涨和人民币汇率走强削弱中国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美国的一些跨国制造业巨头公司正在本土重新投资。
周四(5月5日)发表的这份报告说,随着美国成为发达国家内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在美国的重新投资将加速增加。
报告列举证据认为,投资美国的热潮已经开始。
建筑和采矿设备制造公司卡特皮勒(Caterpillar Inc)已经将挖掘机的生产迁回美国本土,在德克萨斯、阿肯色和伊利诺伊州加大投资。
玩具公司Wham——O也将生产线从中国和墨西哥搬回美国。
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未来两年这样的决定将会有越来越多。
中国低成本优势渐失
中国的工资水平正在大幅飙升,许多行业每年的工资涨幅都在15%以上。在附加值较高的行业,中国经理人的工资已达到其西方同行的水平。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Christian Murck)警告说,未来五年内中国的低工资优势将会消失。
此外,能源、原材料、房地产和海运成本都在提高,这在迅速增加美国制造商在海外的运营成本。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认为,除非是为了在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上销售,外国公司越来越没有动力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
美国国内生产效率提高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指出,虽然过去40年美国制造业的雇工人数可能一直在下降,但业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却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制造业产出这些年实际上是增加的。制造业企业目前在美国赚的钱比4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成本估计将每年上涨17%,而美国的涨幅将仅为3%。过去20年,中国工厂工人的平均生产率已提高十倍,但仍不及美国同项指标的三分之一,从而抵消了中国的低工资优势——中国工资通常仅为美国十分之一。
雇工成本通常占制造业总支出的20%-30%,而购置设备等其他成本,在中国往往并不低于其他地方,因此,到2015年,在许多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制造方面,中国不大可能拥有相对于美国市场的成本优势。
除此之外,原材料和海运成本的提高,以及美国当地大幅度的税收优惠,使美国企业将生产业务迁到海外的理由开始变得不那么充分,甚至还使一些企业打消了将业务迁离美国的想法。
外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周三在华盛顿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外国企业来在中国做生意愈来愈困难。他强调说,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经常被排挤在某些领域的整个市场外,或被迫透露其技术资讯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他引述了在中国的美国企业商会所作的统计指出,只有百分之三的结算建议接受公共调查,而中国在2008年曾决定让这项作业程序成为必须。
中国四月公布的外国投资目录修正建议,列出了受到鼓励、批准、限制或禁止的外国企业参与的经济领域。中国当局承诺将在美国企业涉足中国市场的许多领域撤销这些禁令,但新的目录却离这个承诺越远。
美国企业在调整方向
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驻院研究员马金(John Makin)表示,对美国制造业崛起的预测,与美国企业的发展潮流相符:更多的美国企业正在调整方向,转而生产“可以以节约劳动力的新科技制造的、更为精密的产品”。
高级微设备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 又名:超威半导体)分拆后的公司(Globalfoundries Inc.)决定将在纽约州马尔他开设一家新厂。纽约州推出了13亿美元的拨款和减税计划来吸引这家半导体厂商。 Globalfoundries Inc.首席执行长格罗斯(Doug Grose)说,这项计划使美国的经营环境与其他国家一样吸引人。
美国第二大钢铁制造商纽柯公司(Nucor)首席执行官迪米科(Dan DiMicco)表示,得益于美元疲软,未来十年,很多美国企业都拥有“巨大机遇”来扩大本土制造规模。
波士顿咨询集团在刚刚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未来五年,随着生产保留在国内或迁回国内,美国可能看到制造业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