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九成七中国人确认身边有形象工程

【新唐人2011年3月22日讯】 在大陆,年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县,耗资数百万元建“山寨世博中国馆”、“山寨悉尼歌剧院”,计划一年内完成20多亿元的市政工程建设…… 不但一些地方政府大搞“形象工程”,也有一些个人认为浪费才有面子,标榜浪费气派,并引以为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62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97.5%的人表示自己身边存在形象工程,其中50.0%的人表示“很多”。

97.5%的人表示自己身边存在形象工程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江苏电视台职员称,90年代来到南京工作,他的第一印象是道路两旁许多高大的梧桐树,但现在城市的街道、房子越来越新,树木却越来越少。

他表示,一些城市的“古董”,要么因经济发展而被无情抛弃,要么被旧款翻新,成为被利用的“面子”。他认为: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而是对城市的洗劫。有些“古董”,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形象和元气。

北京市某高校学生小刘最近上网搜索“亚洲最大喷泉”时发现,中国竟有7座城市的喷泉号称第一,其中几座城市还严重缺水,比如:西安的音乐喷泉,总投资5亿元;洛阳的喷泉号称有世界上最长的369米数控跑泉。小刘说,城市喷泉确实让市民赏心悦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造。但这种以创“纪录”为荣的观念,是否造成巨大浪费?

《中青报》报导指,60.6%的人认为造成当前形象工程越来越多的原因是“社会弥漫的形式主义风气使然”,73.0%的人认为归因于“对形象工程的问责和惩处机制有待完善。”

北京大学著名公共管理学者赵成根指“形象工程的出现,主要源于部分地方官员的好大喜功,总想干出一些大事儿,但由于视野较窄,作出了一些错误决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说,不少形象工程之所以出现在贫困地区,因为当地官员希望通过建设大型工程引起社会注意。乔新生认为,“政府应该把普通百姓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作为城市形象的主体,普通百姓才是城市形象最好的代言人。”

94.3%的人感觉身边的浪费现象普遍

此外,《中青报》还报导,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通过对270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3%的人感觉身边的浪费现象普遍,其中47.5%的人表示“非常普遍”,73.6%的人坦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浪费行为。

曾有网帖曝:江苏有“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山东惊现“天价餐局长”孟庆秀,并附有一张消费账单明细的照片山东粮食局“天价餐”,12人一顿饭吃掉1.48万元;周久耕抽1500元一条的“九五之尊”,戴价值约10万元的“江诗丹唐”手表。

知情人士表示,科级以上干部抽这种烟很普遍。纪检委接待员表示,偶尔抽一包“九五至尊”香烟,尝尝鲜有何不可?有网友说:国家统计每年的公费吃喝6000亿,真实资料自己幻想去,这点公款消费算得了什么?

节约网创始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李晓群指出,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浪费现象都十分惊人,从普通民众的奢靡型浪费,到部分地方政府的形式主义浪费和决策型浪费,不少城市的建筑寿命只有30年,一种极大的决策型浪费。全中国的600多个城市中,竟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又不知有多少房屋要被拆,多少资源要被浪费?”

李晓群说,至于个人,如果说他浪费他很可能若无其事,因为许多人标榜浪费气派、大方、不小家子气等,不以为耻,反引以为荣。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则认为,通过浪费体现“面子”达到炫耀的目的,炫耀消费的产生,源于人类的竞争本能,人们为了彰显自己的竞争能力和优势,往往通过财富的炫耀来实现,才会浪费泛滥。她认为,中国应借鉴欧美国家近年风行的新消费观念——消费是为了自己,而不是给别人看。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