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月7日讯】(新唐人记者唐美华综合报导)踏入2011年,世界各国物价继续不断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日前公布最新的食物商品指数,达到自1990年指数设立以来最高,显示全球粮食供不应求,大饥荒正在逼近,可能引发各国政治紧张及民众暴乱。有媒体分析,是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捅出来的大娄子。
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最新的食物商品指数,去年6月至11月,全球大米和小麦涨价2成6,糖价亦连续第3年上涨,创30年新高,突破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准。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阿卜杜勒—礼萨•阿巴西安警告,世界面临“粮价冲击”。
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阿巴西安认为现今局势不同于2007年至2008年粮食危机,那时从孟加拉到海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了饥饿引发的骚乱。他表示如果粮价持续高位,“粮食危机”不排除重演。
世界物价上涨情况
据报导,在亚洲,印度洋葱价格去年12月中旬飞涨,每公斤洋葱的价格已经涨到几乎是正常价格的5倍,与芒果价格相当。在印度一些地区引发了不小的骚乱。另外,黑胡椒、豆蔻和姜黄的价格已创历史新高。
在南美洲,政府2010年12月26日宣布取消燃油补贴,致使汽油价格上涨83%,柴油价格上涨73%,食品价格上涨15%;私营商店食品价格涨幅更大。 12月30日,玻利维亚几座主要城市的居民抗议油价暴涨,12月31日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废除政令,恢复燃油补贴。
在非洲,莫三比克政府从去年3月起连续4次提高燃油和天然气价格。去年8月政府宣布,食品、水电和生活必需品从9月1日起提价。其中面包价格上涨30%,水电价格分别提高10%以上。大批民众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最终,莫三比克政府收回了面包涨价命令。
美国官方粮食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介绍,作为另一种关乎全球粮食安全的粮食,小麦价格去年5月至11月在美国上涨将近90%,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这一主要消费地区上涨了不到30 % 。
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略感欣慰的是大米价格相对稳定,国际米价2008年一度涨至每吨1000多美元,现降至每吨535美元。
在中国大陆,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去年12月连续第6个月上涨,达214.7点,打破2008年6月创下的213.5点这一历史纪录。糖和肉类价格已经超过最高纪录,指数峰值的刷新“令人担忧”。
据报导,在2010年上半年,国际农产品市场走势低迷,波澜不惊。进入下半年后,
2010年夏天,肆虐的热浪与干旱及其引发的数百场森林大火使超过俄罗斯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五分之一的土地绝收。在加拿大,6、7月份的过量降雨令加西部小麦种植面积下滑至近40年低点。
在澳大利亚,暴雨成灾使澳东部50%的小麦作物面临被降级为饲料小麦的风险。在素有“粮仓肉库”美誉的阿根廷,延续的高温旱情推高国际玉米期价。
全球物价走高主要原因:中印捅漏子
有媒体分析全球物价飙上源于天气变化,极端不利天气频繁侵扰,使各国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不过,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发表文章评论全球物价走高的现象,认为是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物价飙高。
文章说,面对不断飙高的物价,有人会归咎于金融炒家:他们把任何可以屯积炒卖的物品,包括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都当作投资工具来赚钱;又有人会责怪美国联储局大开印钞机,导致银纸贬值,推高物价;有人又将问题推到气候变化上。但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认为,不是这样的。文章指出,为了使经济快车开得更快,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工具、物资、原材料。因此,在需求大增的情况下,全球物价被推到史无前例的高位。
文章指出,所谓发展中国家,所谓发展中国家,当以印度和中国为首。例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生产汽车需要大量原材料,在1997年,全球对铝的需求为2250万吨,中国占不够十分一。但去年中国对铝的需求达到1700万吨,是1997年数量的八倍。铝的价格也因应中国庞大的需求而变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食物商品指数也指出,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消费愈来愈多肉食,导致肉食供不应求。
中国粮食自给存危机
一直以来,中国都存在可能无法养活自己,必须依赖进口粮食度日的危机。已有证据表明,中国在维护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对进口食物不断增长的需求已逐渐在国际市场引发了一系列影响,无论是玉米、小麦,还是大米和动物饲料,都是如此。
中国经济学家王志浩分析,未来几年中国粮食产出的增速很可能会放缓,中共当局声称自己拥有1.2亿公顷的耕地,但事实上耕地资源很可能一直在萎缩,国家无法迅速调集土地资源,加之渐渐老龄化的劳动力人口和中国北方不断恶化的缺水问题,中国的粮食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进口量会增加。
另外,阿尔及利亚在前日发生年轻人不满粮价上涨的暴动。而在08年全球爆发粮食危机期间,海地、埃及、喀麦隆等地也相继发生暴动。